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頭重腳輕,西方福利國家制度還能維持多久?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5月22日

西歐國家老齡化和人口下降趨勢嚴重威脅到了其福利制度的存在基礎。在目前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歐洲的福利國家制度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由於養老金財政入不敷出,德國、法國和奧地利政府不得不醞釀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請看本台經濟部的背景分析與評論。

https://p.dw.com/p/3fk7
代際合同-現在工作的人養活擔退休的老人圖片來源: AP

福利制度改革改革觸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因而遭到廣泛的社會抵制是不奇怪的。在法國,工會號召舉行全國總罷工。在奧地利,發生了50年來首次波及全國範圍的罷工。在德國,政府的改革計劃也招來一片撻伐聲。

在這幾個西歐國家,導致養老金財源枯竭的原因基本相同,而政府提出的解決方案也大同小異。在這些國家,幾十年來新生兒的數量不斷下降,隨之減少的是在經濟生活中起活躍作用的人口,同時拿養老金的退休者數量卻在增加。根據科學計算,要想使一個國家的人口保持穩定,新生兒數量必須達到一定水準,在60年代的德國,實際出生人口還能達到這一指標的90%,而今天,實際出生人口只達到該指標的65%。德國聯邦統計局預測,到2040年,德國的人口將減少1000萬。人口金字塔的結構正在發生根本的變化,最終會出現頭重腳輕的比例失調現象。

這一發展趨勢的結果是,德國從業年齡人口越來越少,而這些人卻必須供養越來越多的老人。在德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原則是,正在工作的人繳納保險,支付已退休老人的養老金。目前德國人每個月繳納的養老保險總額達160億歐元,而支付現行的養老金馬上會把這筆錢用光。出路只有兩條,一是提高養老保險費,二是降低養老金標準。另外一個辦法是推遲退休年齡。奧地利政府公佈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計劃後,國內發生了50年來第一次波及全國的罷工。這表明,即使是勢在必行的改革,如果沒有足夠考慮到人們的心理承受度,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繳納養老保險的老百姓必須首先意識到削減福利措施的必要性,否則他們不會毫無怨言地接受。畢竟他們多年來辛辛苦苦地工作,繳納保險費,讓上一代人享受了優厚的養老金,而到頭來自己的待遇卻今不如昔。但是現行的制度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時候,因為發放社會救濟的泛濫已經超過了國民經濟所能支付的限度。受人稱道的歐洲福利國家終於不得不面對無情的現實。

在德國,削減福利的措施也是不可避免的。否則,養老保險費水漲船高,將削弱消費者的購買力,並且使企業的薪水附加支出增加。社會福利支出已經成為經濟景氣的巨大負擔。德國政府幾年來一直在試圖將所謂的社會保險總費用控制在40%以內,實際上,這一費用有可能從42%上升到43%。由聯邦政府補貼的辦法已經行不通了。聯邦政府對社會福利的補貼每年已達800億歐元,在政府的財政支出中佔據最大的份額。

如果社會保險制度不進行改革,在經濟生活中扮演活躍角色的年輕一代和承擔著一半保險費用的企業就會不堪重負,最終將導致就業崗位的減少。這一危險在德國、法國和奧地利同樣存在。今年初,德國養老保險費佔薪水的比例剛剛從19,1%上升到19,5%,明年就有可能上升到19,8%。如果經濟景氣沒有好轉,失業率高居不下,這一支出甚至可能升至20%。

首先必須使多年來形成的提前退休的趨勢得到遏制,使雇員的實際退休年齡接近法定退休年齡,或者減少提前退休者的退休金。這一要求在當前的高失業率情況下也許顯得有點不和時宜,但通過提早退休來減少失業的辦法是錯誤的。再過幾年,企業就將開始缺乏合格的雇員。德國人將不得不像法國和奧地利人那樣延長工作年限,或者在提前退休的情況下接受較低的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