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閒話德國:難民危機中的一萬個為什麼

張丹紅2016年5月13日

為什麼德國在在難民危機中表現得捨己為人?這是精打細算的人道主義還是因歷史負罪感產生的自不量力?專欄作者張丹紅還提出了其他的問題。

https://p.dw.com/p/1InBd
Deutschland Flüchtlinge Passau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J. Simon

(德國之聲中文網)作為記者,我早就患了訊息強迫症。與重大話題相關的訊息我總是強迫自己吸收。於是,我對敘利亞參戰各方以及他們背後的大國瞭如指掌。我知道,德國沒有直接參與這場戰爭,與戰場的直線距離為3000公里。因此我不明白,為什麼偏偏德國一定要成為敘利亞難民的第二故鄉?

我這不是對德國歡迎文化的批評,我只是想弄明白"其他國家軍事幹預,德國承擔戰爭後果"這樣的邏輯從何而來。對敘利亞的亂局負有部分責任的美國卻可以大言不慚地宣佈今年將接收一萬名難民。前不久訪問德國的美國總統歐巴馬讚揚梅克爾的難民政策,說歷史將證明她是正確的。那麼德國總理為什麼不能勸說美國也站到歷史的正確一面呢?

挑起事端者承擔後果的原則不適用於難民問題嗎?

在歐巴馬的魅力攻勢下,梅克爾當然不忍觸及這些不愉快的話題。與其批評大西洋彼岸的大哥,不如表揚一下土耳其和黎巴嫩。過去幾個月裡,梅克爾一再讚揚這兩個國家如何對敘利亞難民敞開懷抱,其接收的難民人數遠遠超過歐洲。對梅克爾批評者的潛台詞是:別那麼小肚雞腸。

我認為這樣的比較是不恰當的。當一場戰爭爆發的時候,最先受到牽連、也最有義務提供幫助的當然是鄰國。最理想的情況下,受難國與鄰國分享共同的語言和文化。難民融入的問題最多是經濟層面的。戰爭結束後,難民返鄉輕而易舉。歐洲應當幫助土耳其和黎巴嫩更為妥善地安置難民,但大可不必在數量上比高低。況且並非所有周邊國家都伸出援手。沙烏地阿拉伯不僅一個難民不收,還恬不知恥地表示願意為德國捐款修建兩百座清真寺。而沙烏地也沒少在敘利亞戰爭中攪混水。為什麼其西方盟友在安置解決難民問題上不向沙烏地施壓呢?

精心盤算的人道主義?

與某些國家的自私自利相比,德國敞開國門的行為顯得那麼高尚。大約百分之九十的德國人認為對逃避戰爭的人們必須義無反顧地提供幫助。不過去年一股腦兒來德國的一百萬中,大部分並非來自戰亂地區。對歡迎文化的擁護者來說,這可以說是德國的意外之喜。在他們看來,難民是解決德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鑰匙。要不是他們這麼歡欣鼓舞,我還真不知道德國的養老體系已經面臨崩潰。

現在,德國正通過無止無休的政治脫口秀考慮如何使一百萬難民融入勞動市場和德國社會。辯論者給我的感覺是:2015年的一百萬難民好像是個一次性的歷史事件。實際上,據官方估計,今年德國還將迎來三百萬難民家屬。還有幾十萬非洲人在地中海岸等待。

Zhang Danhong Kommentarbild App
作者張丹紅

融入法 - 只是安慰德國人的?

似乎為了讓德國人安心,德國政府剛剛通過一項融入法。仔細讀來,其內容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比如:誰想在德國留下來,必須學習德語,並努力找工作。那我們不禁要問:迄今的做法不是這樣嗎?如果理所當然的事情迄今並不算數,那麼德國怎麼能自詡迄今成功融入了幾代移民呢?索馬利亞籍的Ayaan Hirsi Ali在法蘭克福匯報上發表文章,對歐洲穆斯林的融入狀況做了令人震驚的描述:"在學校、培訓班和清真寺裡,有移民背景的年輕人被灌輸與歐洲價值完全背道而馳的觀念。"

為什麼德國的主要政黨和主流媒體都懼怕批評伊斯蘭,而把這個任務留給少數幾位勇敢的穆斯林呢?為什麼在德國早已是家常便飯的宗教批評在伊斯蘭面前就變得縮手縮腳呢?

德國需要就政治伊斯蘭和自己的接納及融入能力展開理性的辯論。目前,德國為了減少難民人數,將越來越多的國家宣佈為安全國。其實,修改避難法難道不是一個更誠實的途徑嗎?

仍然在為先輩贖罪?

不過這對德國人來說有點兒太強求了。因為在很多人看來,德國獨一無二的避難法是他們與納粹劃清界限的重要標誌。不過,如果德國真要吸取歷史教訓的話,那麼一個特別慘重的教訓便是德國的特殊道路總是給歐洲帶來了災難。歷史學家Heinrich August Winkler在"時代周報"上寫道:"德國的避難法從字面上來說就是一條特殊道路"。另一位歷史學家Jürgen Kocka認為德國的難民政策也是一條特殊道路:"它立足於德國單獨做出的決定,而後果需要所有歐洲國家來承擔。"

問題是:德國人一定要出於歷史原因堅定地走特殊道路嗎?或者如荷蘭社會學家René Cuperus 所說:"德國人為了洗清戰爭罪責而致社會穩定於不顧嗎?"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