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中國抹殺奧運抗議史

長平2015年8月5日

北京冬奧會官方歌曲被指抄襲迪斯尼電影主題曲,一時引起議論紛紛。但時評人長平認為,這可能只是中國舉辦奧運會各種「造假行為」中最輕量級的一個。

https://p.dw.com/p/1GA7U
China Olympiastadion in Pekin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W. Young

(德國之聲中文網)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歌曲《冰雪舞動》被指抄襲迪斯尼電影《冰雪奇緣》的主題曲。在環保人士和人權觀察者看來,也許後者的中文名字更符合這場七年後舉辦的運動會。在《紐約時報》關於此抄襲風波的報導中,駐京記者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不無諷刺地寫道:"在中國北方,冬季溫度一般低於零度,但這一地區比較乾旱,這意味著冬奧會上的大部分冰雪幾乎肯定都是人工的。"

事實上,這可能是中國舉辦奧運會最輕量級的造假,輕到國內媒體都可以報導和評論。有些報導和評論本身就基於虛假的事實,比如"如此神聖的運動會,主題曲怎麼能夠造假呢?!"事實上,在主辦者中國政府的眼中,奧運會不僅沒有宣傳得那麼神聖,而且可以隨意改造而為我所用。2012年冬奧會申請成功之後,官方媒體以"祖國萬歲"等口號作為標題,虛構了舉國歡慶的場面,聽不到任何不同的意見,儘管相對2008年奧運會宣傳來說已低調很多。看起來比較務實的輿論,集中在預測此次奧運會對北京、張家口及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然而,2008年奧運會以後,很少有令人信服的經濟成就數據。這也難怪,集權政治的很多賬都無法用西方經濟學工具來計算。

為了消除反對者的聲音,中國政府以反對"政治化"為名,試圖讓人們相信,所有抗議活動都有違奧運會的精神,似乎"友誼"及"和平"的國際定義跟中國的"維穩"是同一個意思。這不僅改寫了概念,而且也抹殺了歷史,包括中國自己參與的歷史--奧運會從來都是一部表達抗議的歷史。現代奧運會設計者顧拜旦遵循"古制",反對女子參賽,到第二屆就遭到抗議,出現了女子運動員。剛剛過去的2014年索契冬奧會,因為俄羅斯連續出台歧視同性戀的法律,反而成了全球同性戀組織最大規模的抗議舞台。

Screenshot Frozen Let it go Chinesisch EINSCHRÄNKUNG
抄襲迪斯尼電影主題曲?長平認為,這可能是中國舉辦奧運會最輕量級的造假圖片來源: www.youtube.com

中國是奧運會歷史上表達過最嚴重抗議的國家之一。1956年,因為台灣代表團的參賽,中國政府認為國際奧委會蓄意製造"兩個中國",由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發表聲明,宣佈不參加第16屆奧運會,以示抗議。1958年,中國更進一步,中斷了與國際奧委會的一切聯繫,直到1979年才恢復。可是一般中國人都認為中國是1984年才在洛杉磯重返奧運舞台的,因為中國政府剛剛與國際奧委會恢復關係就參與了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對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的抵制,以抗議蘇聯出兵入侵阿富汗。除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迫取消奧運會之外,那是奧運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抗議事件。

自中國申奧以來,這些中國政府自己寫下的抗議歷史,在中國媒體連篇累牘的奧運會報導及回顧中,幾乎不曾存在。2008年7月,出於反對國際社會抗議北京奧運會的目的,中國《世界新聞報》發表了一篇報導《西方反思抵制莫斯科奧運會》。報導引述了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等人的話,稱美國鼓動的這場抵制犯了大錯。"面對這些國家的抵制,莫斯科政府絲毫沒有畏懼,仍然有條不紊地準備,最終舉辦了一次成功的奧運會"。這篇報導的奇特之處在於,它從頭到尾沒有提及中國也參與了這場抵制。中國讀者從報導口吻中得到的印象是,美國蓄意搗亂,蘇聯毫不畏懼,而中國顯然支持後者。

Chinesischer Journalist Chang Ping
長平圖片來源: imago/epd

國際社會同流合污

假如今天的國際奧委會再次在台海關係上不順從中國政府,中國政府同樣會作出激烈的抗議。2014年在"以美國為首"的全球政治領導人拒絕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的時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高調光臨,與1980年參與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的政治邏輯並無二致。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反對政治化"的說辭顯得過分虛弱。

抹殺歷史是為了掩蓋現實。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時間裡,數百名人權律師及相關人士遭到拘押或者騷擾,大多數情況下連敷衍的法律手續都沒有。如此人權狀況,顯然與奧林匹克憲章的如下主張大相徑庭:"對任何國家和個人因為宗教、種族、政治、性別以及其他任何理由進行區別對待,就是與奧林匹克精神的對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仍然會理直氣壯地說,這一切都在按照法律程序辦事。很可惜,不僅中國媒體不會揭露這種造假,包括國際奧委會在內的大部分國際社會也視而不見,甚至同流合污。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