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誰應是聯盟黨總理競選人?

2002年1月9日

在基社盟議會的最後一天,德國「周報」發表了一份最新民意測驗:在施托伊貝爾同梅克爾之間,挑戰現任總理施羅德取勝機會更為看好的是施托伊貝爾。

https://p.dw.com/p/1gWO
一月前基民盟黨代會上一切還是很和諧的圖片來源: AP

根據這次調查結果,如果競選在施羅德-施托伊貝爾之間展開,那麼前者的支持率為47%,後者的支持率為33%。而梅克爾挑戰施羅德,她只能得到29%的得票率,施羅德則上升為51%。

這種情形之下,巴伐利亞州長施托伊貝爾深知用詞的奧妙。他準備為「德國承擔更多的責任」。換句話說就是,這位巴伐利亞人不僅有心成為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競選總理的候選人,而且他已志在總理寶座。這一點在維爾德巴特-克羅伊特於7日至9日召開的基社盟地區黨部第26屆討論會議上已顯現無疑。

那麼,這位巴伐利亞人稱得上是位合格的人選嗎?當然,基社盟地區黨部對此給予了肯定的回答。他們堅信,施托伊貝爾是德國政權更迭的唯一人選。基社盟成員絕非徒勞地在紐倫堡黨代會上以絕對多數將這位現年60歲的「功臣」選作自己的黨主席,在克洛伊特討論會上又推舉他競選總理一職。他們對自己的主席寄予厚望,因為,他具備與「施羅德抗衡」的素質。對此,基社盟冬季討論會深信不疑。

在介紹競選綱領的草案時,施托伊貝爾已將目光投向了巴伐利亞邊境以外的地方,他絕不滿足於巴伐利亞的欣欣向榮。他儼然以聯盟黨總理候選人的身份出現,他要引導全德國人民走上更好的航線。為此,他首先提倡「競選重點」:國內治安、就業市場和經濟政策。集「傳統和現代高科技」於一身的巴伐利亞就是楷模之一,施托伊貝爾為此引以為豪。


「偏右」與「自由的中間派」

梅克爾,這位來自梅克倫堡-前波莫瑞的飛黃騰達者是如此堅韌不拔,對權力有著不可抑制的強烈願望。梅克爾女士是一種新的政治形式的化身。她有可能成為第一位競選總理寶座的女性。她是新教徒,是原東德人,比施羅德年輕。那麼她是否會對總理寶座構成威脅呢?

基社盟維爾德巴特克羅伊特討論會上的口號是,聯盟黨的總理競選人非施托伊貝爾末屬。因為,在其崇拜者的眼中,施托伊貝爾獲勝的機率最高,而且是在全德國。截止目前,競選大多由「居中」或稱「中派」選民決定,但是這批中間派的選民現已被施羅德佔據。

如果用「自由的中間」來描述梅克爾的政策的話,那麼施托伊貝爾的政策則較為「偏右」。他應阻止,右翼黨派在德國長期落戶。

多才多藝的施托伊貝爾對自己的決定進行了縝密的思考。他不願給自己的追隨者和同黨們一種膽怯的錯覺,所以他準備競選總理一職。他深信,自己是更具實力的領導者,有著更為充分的理由。當然,他不願在今年9月的聯邦議院大選中丟臉。為此,施托伊貝爾的同黨在維爾德巴特克羅伊特的討論會上為他鼓氣壯膽。他們全力以赴,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