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我們能做到?再展開對話?

2018年9月1日

三年前,德國總理梅克爾說出一句簡單的話: 「我們能做到」。從那以來,這句話改變了德國。德國之聲評論員Jens Thurau指出,現在,2018年,要做的事情還要多得多。

https://p.dw.com/p/3494U
Deutschland PK Merkel
梅克爾三年前在一次新聞理會上說出了那句著名的:「我們能做到」!圖片來源: Reuters/H. Hanschke

(德國之聲中文網)倘在遙遠的將來,德國人憶起梅克爾時代,並為它挑選一個大標題,那麼,"我們能做到"這句話便極可能榮登榜首。就在3年前,這句話從這位總理那裡脫口而出。從那以來,它成了國內被闡釋、分析、討論得最多的政治口號。

如今很多東西都有了根本的變化

這句話真的是3年前說的?從感覺上講,似乎早已有之了。原因是在於,這個國家通過這句話以及與之相捆綁的難民及庇護政策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一變化不是機構性的,不是經濟上的,而是政治的、社會的,尤其是心理上的。

從那以來,我們做到了麼?既是又不是。2015這一年,幾乎有100萬難民湧向德國。至少在最初階段,他們受到了熱忱的接待,感受到了舉國上下由無數志願者、地方政府、組織、教會、團體身體力行的那個歡迎文化。絕大多數難民得到了妥善安置,而他們自己也有相應的表現。從這一點上說,是做到了。然則,很長一段時間裡,也有很多人在完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入了境,各城鎮和地方政府很早就表示了疑慮,擔心並不能那麼簡單地就做到一切。越來越多的人有這麼一種感覺,即:國家、政界恐怕難有能力保障有序行事、確保安全。隨著時間的推移,梅克爾政府逐步嚴格化了難民政策。其原因也在於,不僅在歐洲,而且在德國本身,-當然也在本黨內- 她不再能為不同的、自由派色彩更濃厚的路線找到多數支持。

Thurau Jens Kommentarbild App
德國之聲評論員Jens Thurau

而眼下,事情已不再僅涉及庇護政策,即:德國這麼一個國家可以在多大的時間段裡承受多少難民這個問題。現在所涉及的是:逃難和移民這一議題曾經是、且現在也是- 籠統而言- 政界和民眾間交流中的一系列問題的誘因。以為早已消除的東-西之間、城-鄉之間、左-右之間的傷害和陳腐觀念突然間又大行其道。圍繞有關對難民而言哪種政策是正確的這一問題,不同社會群體之間難以達成共識。腔調變得富於攻擊性,右翼民粹主義者和新納粹分子正好利用,以售其奸。從語言的選擇到論據的范疇,禁忌被打破、標準被持續移位。

"我們"到底指誰?

今天,有不少人這麼解釋梅克爾的那句話:得做成某事的那個"我們"所指並非大家。按這一看法,庇護政策重負的主要承受者是警察和政府工作人員、難民營地附近的居民以及地方政府,但絕不是呆在柏林象牙塔內的聯邦政治家們。而情緒激動者會按照這一觀點走得更遠,確信,政治家們本就對我們這些普通的公民不感興趣,對我們該如何妥善應對全球化、如何解決數不勝數的勞動條件艱難、如何解決缺乏社會安全保障這一問題,不感興趣。

因此,對於將來,"我們做得到!"這句話還應關乎更多問題:社會、政界、團體、政治家和公民們能再展開建設性對話嗎?就我們大家都應珍視的這個社會秩序的中央基礎和支柱達成共識?就法治、民主制、社會平衡達成共識?很可能,這要比本身就已極複雜、極困難的難民收容和融入事業更難做到。

作者:Jens Thur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