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開邦悲劇一周年 翁山蘇姬第七個人權獎遭撤
2018年8月2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一年前的8月25,緬甸政府軍攻進若開邦,數十萬羅興亞穆斯林從其定居的若開邦逃難到鄰近的孟加拉。
事件屆滿一周年,翁山蘇姬周二(21日)在新加坡發表演說,回顧她執政兩年的成績。
她認為現在在緬甸發生的動蕩,是恐怖主義使然,而非種族歧視或差別待遇。
「我們是這幾年見證緬甸變化的當事人,所以我們和那些置身事外、不會被實質影響的局外人有不同的解讀。」
她沒有在演講中使用「羅興亞人」的詞匯。緬甸境內,有許多佛教徒不承認羅興亞人是緬甸的少數族群,認定他們是從孟加拉移入的外來人口。
但她的發言很明顯是在回應外界對她無視羅興亞悲劇的批評。
外界用「種族清洗」、甚至「屠殺」來形容緬甸境內迫害羅興亞人的情況。但是,她不認同這些批評: 「讓若開邦陷入人道危機的是恐怖份子的行為,而到目前為止,他們對緬甸形成的威脅仍舊存在。」她說:「除非這個安全問題解決了,否則社會依然曝露在公共暴力的風險當中。這個威脅可能造成的後果非常巨大,不只是緬甸,這個區域的其他國家,甚至更廣,都會受到影響。」
《衛報》隔日發布報導,翁山蘇姬很可能再度被撤銷人權獎。如果成真,「愛丁堡自由獎章」將會是她今年第七個被撤除的人權獎。
美國華盛頓大屠殺紀念館、牛津、蘇格蘭格拉斯哥、新堡、愛爾蘭都柏林等在這之前,都已經陸續撤銷頒發給她的人權獎。
在帳蓬裡過節
8月25日是羅興亞人難忘的日子。
伊斯蘭教的重要節日「古爾邦節」從8月21日開始到8月25日,恰巧與官兵攻入若開邦的時間重疊。22日,將近一百萬名羅興亞穆斯林在孟加拉的難民營過節。他們在泥地上宰殺牛隻作祭品,在臨時搭起的清真寺裡禱告。
在過去一年之間,羅興亞人陸續從若開邦遷移到孟加拉的人數,共計七十萬人之多。
19歲的穆罕默德伊薩是七十萬名難民的其中一人。他看著眼前寥落的異鄉,回憶起他被摧殘的家鄉: 「在緬甸,我們有錢,還有自己的牛和土地。在那邊過節比較快樂。」他在加姆托利難民營裡的一排茅廁旁邊對記者這麼說。加姆托利難民營是為新到的難民安排的新據點。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對羅興亞兒童的未來不樂觀。
該組織提出警告,羅興亞兒童很可能成為「失落的一代」:追隨父母逃亡出國者,被洪水、疾病所苦;留在緬甸者,也缺乏適當的教育。
基金會發言人英冠(Simon Ingram)在日內瓦的新聞會上說:「我們要說的是,我們很可能失去一整個世代的羅興亞兒童。」
「不只是孟加拉這邊幾百萬個羅興亞孩子,被留在若開邦的也一樣,他們沒有機會接受教育。」
聯合國估計大約53萬到60萬名羅興亞人還在若開邦,其中有36萬人是孩童。
聯合國表示他們被阻止進入該區域視察。
羅法/夏立民 (路透社、德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