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紅色的月亮

2007年4月19日

爭霸太空,美國和俄羅斯有了新的競爭對手。中國已經制定「三步走」登月計劃,印度也摩拳擦掌。

https://p.dw.com/p/AH2H
未來的中國領地圖片來源: AP

再過20年,站在月球上迎接美國太空人的也許就是中國太空人。儘管美國宇航局雄心勃勃,準備挽起袖子大幹一場,但研究經費的一再縮減卻致使他們捉襟見肘。中國人完全不同:他們不動聲色、按部就班地推行著探月計劃。今年3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運載火箭系統原總指揮黃春平表示,「中國已經具備在15年內把太空人送上月球的技術能力」。

中國穩扎穩打

在此之前,中國將於今年9月發射「嫦娥1號」月球探測器,並完成4項科學任務:繪制立體的月球地圖;探測月球上14種元素的分佈;估算出月球土壤厚度和氦-3的總量及分佈(氦-3是地球上極其稀少的可替代石油的能源);監測遠至40萬公里範圍的空間環境。

探月二期工程預計在2012年發射月球軟著陸器,並在月球表面選擇新區降落。軟著陸器將攜帶月球車一起登陸月球,對月球進行月面巡視勘察,就地勘測月球資源,開展月基天文觀測,並為月球基地的選擇提供基礎數據。到了2017年,「嫦娥工程」三期啟動,發射小型采樣返回艙,採集關鍵性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實驗。

雖然中國現在所做的事情看上去不過是在重蹈美國和前蘇聯的覆轍,但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夠獨立自主地發展航空科技,並為成為空間大國打下基礎。

印度不甘落後

與此同時,人們注意到,印度也正緊鑼密鼓地加入到競爭行列當中,在班加羅爾建設一架用於支持探月工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並計劃於2008年發射其「錢德拉揚-1號」 月球探測器。該探測器將進入月球圓形極地軌道並執行為期兩年的月球表面礦物分佈圖繪制任務。

整個「錢德拉揚-1號」探測項目耗資約1億美元。尋找月球上的氦-3物質仍然是這次飛行的主要任務。

載人登月也是印度下一步的目標。據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瑪達萬‧奈爾透露,這項載人航天計劃將分兩步實施。首先是在2014年送一名印度太空人進入太空,然後再過6年,也就是在2020年,送一名印度太空人登上月球。根據計劃,印度將用GSLV MarkII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將一個可載2名太空人、重達3噸的載人航天器送上太空。載人航天器在升空16分鐘後與火箭分離,然後進入距地球400公里的環球軌道。登月之旅可能需要15天或1個月。

為什麼爭相登月?

據分析,中印之所以摩拳擦掌地展開新時代的空間競賽,是因為他們逐漸認識到探測月球前景非常廣闊,除增加國家凝聚力和政治影響之外,在經濟、軍事、科技上也有很高價值。據探測,月球上至少存有100萬噸在地球上很稀有的元素氦-3。而100噸氦-3能滿足全球能源1年的消耗,這在能源需求如此強烈的今天是非常令人興奮的。而且月球環境特殊,很適合做科學研究基地,如果利用豐富的太陽能,有朝一日可將月球的能源傳輸回地球,另外,航天技術民用化也能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