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立陶宛不參加「17+1」機制 計劃在台設代表處

2021年3月4日

立陶宛外交部表示將不會參與中國主導的「17+1」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與此同時,該國宣佈今年會在台灣設立一個貿易代表處。中國外交部回應,敦促立陶宛遵循「一個中國」原則。

https://p.dw.com/p/3qBX9
Litauen Parlamentswahl - Gabrielius Landsbergis
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接受當地媒體LRT.lt採訪時表示,「17+1」的合作機制正在分化歐洲。(資料畫面)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V. Kalnina

(德國之聲中文網)立陶宛的外交部發言人在3日告訴路透社,立陶宛不會參與由中國主導的「17+1」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該國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告訴當地媒體 LRT.lt ,稱立陶宛「幾乎沒有」從「17+1」合作機制當中獲益,「並不是說我們的離開就等於結束,我們真的應該考慮什麼才是與中國建立關係的有效方式。」

「17+1」的合作機制起於2012年北京希望推動中國與中東歐17個國家的商業與投資關係,其中12個國家為歐盟成員。路透社指,這12個歐盟成員國與5個西巴爾干半島國家(Western Balkans)是中國發展「一帶一路」的重要關鍵,希望藉此將中國與東南亞丶中亞丶中東丶歐洲和非洲等串連起來。

該報導說,中國獻的慇勤引發了西歐各國的擔憂,這些國家認為北京正在試圖分裂歐洲大陸,而由中國控制的聯合投資項目也引發不少抱怨。

立陶宛外交部發言人斯邁茲特(Vytaute Smaizyte)說:「在我們看來,該經濟倡議並沒有為立陶宛帶來預期的結果,所以我們計劃集中精力在發展我們與中國的雙邊經濟關係,並在歐盟與中國合作的框架當中發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在「17+1」的線上視訊峰會上承諾,未來五年要從該地區進口價值超過1700億美元的商品,並且將農產品的購買量增加一倍。基於對中國政策的擔憂,立陶宛僅派出交通部長參與當時由習近平主持的峰會。

立陶宛將深化與台灣關係

同一天,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也對路透社說,他們將在今年開設台灣代表處以促進與亞洲的經濟外交。在台灣開設大使館的國家並不多,但歐盟與一些成員國在台灣都有代表處或是貿易辦公室。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汪文斌4日對此回應,堅決反對相關國家在台灣設立官方機構,他也敦促立陶宛遵循「一個中國」原則。

台灣中央廣播電台報導,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4日指,對任何有助深化台灣與立陶宛友好關係的構想表示歡迎,但目前並無進一步具體規劃可以分享。

去年4月,超過200位立陶宛的政壇與知識菁英致函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希望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並建立與台灣的外交關係。台灣外交部亦曾在去年11月感謝立陶宛新執政聯盟共同發表「執政聯盟政策綱要」支持台灣捍衛自由。

李玟儀/楊威廉(路透社、中央廣播電台、LRT.lt)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