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熱核反應堆安家法國,幾家歡喜幾家愁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6月29日

數年來,歐盟和日本一直在就國際熱核試驗反應堆(Iter)的建造地點爭論不休。現在,法國成了贏家,這一耗資100億歐元的聚變能源研究中心將在法國南部城市卡達拉什落戶。

https://p.dw.com/p/6quL
熱核反應堆模型圖片來源: AP
Fusionsreaktor Iter wird gebaut - Unterzeichnung in Moskau
歐盟科研委員波托奇尼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圖片來源: AP

歐盟科研委員雅奈茲‧波托奇尼克(Janez Potocnik)對俄羅斯峰會的這一決定感到高興,認為這是國際科研合作向前邁進的一大步,建築工程應該盡早開始。法國總統希拉克更是倍感歡欣鼓舞,稱之為「法國的勝利,歐洲的勝利,所有Iter項目成員的勝利。」

日本政府表達了自己的遺憾,同時也承諾將繼續積極參與聚變能源研究。除日本和歐盟之外,美國、中國、南韓、俄羅斯也是Iter的核心成員。國際熱核研究反應堆預計將到2014年建成,隨後可供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專家使用20年,研究現實條件下的核聚變可能,化解未來的能源危機。

這一工程浩大的能源項目預計斥資96億歐元,並將創造1萬個工作崗位。日本政府已經得到保證說,屆時日本公司將從建築合約中分一杯羹。歐盟也支持日本人出任Iter總負責人職位。

但是法國人自己卻對熱核試驗反應堆的選址表示懷疑,因為未來的Iter研究中心將矗立在地震易發地帶。這座名為卡達拉什的小城位於馬賽以北約70公里處,自1959年起就是核裂變研究中心。1988年後,又建造了超導托卡馬克裝置(Tore Supra),為研究受控熱核聚變奠定了基礎。因此法國政府堅持認為Iter建在那裡是再合適不過的。

Fusionsreaktor Iter wird gebaut in Cadarache
卡達拉什:地震之城?圖片來源: AP/CEN

環境保護工作者卻不這麼看。卡達拉什附近就是板塊分裂線。非洲、阿拉伯-土耳其板塊互相擠壓。地理學家表示,非洲大陸板塊每年都向北推移超過一釐米。對此,法國當局安慰說,核聚變裝置設有防震保護,迄今為止發生過的低於6.5級的地震不會給Iter帶來任何威脅。

環境保護者還指出,核聚變反應會造成輻射污染。據Iter項目參與者解釋,核聚變輻射其實遠遠小於現行核裂變反應所產生的輻射量,反應堆垃圾即使堆積100年,環境污染程度也不會多於一座煤炭發電廠。假如Iter真的發生核事故,除了損壞價值昂貴的實驗裝置外,並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

聚變能源幾十年來一直是科學家的夢想。如何證明這種新型能源的經濟價值也許要花上30年的時間,但是一旦大功告成,影響未來的能源危機就會化解。1985年,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美國總統雷根、法國總統密特朗聯合創立了Iter項目,計劃耗資 100億歐元,其中40%的費用將由歐盟承擔,法國、日本各付10%,其餘的40%將由俄羅斯、中國、南韓、美國共同分攤。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