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民以食為天,北京安民補天

瀟陽2007年8月19日

在中國因為一系列食品衞生和商品安全問題而在國際形象上嚴重受損之際,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月17日發表「中國的食品品質安全狀況」白皮書,一方面試圖為中國食品安全開證明,一方面試圖說服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進步要有耐心。德國之聲中文網記者瀟陽認為,白皮書本身羅列一大堆枯燥乏味的數據固然不能加強它的說服力,但是它至少顯露出北京危機管理的公關意識正在加強。

https://p.dw.com/p/BVqI
是牙膏還是毒藥?圖片來源: AP

中國智慧中最經典的一句便是「民以食為天」。就在中國人告別「你吃了嗎」的千年問候走進小康時,卻仍然不能做到「食無憂」。恰恰相反,「吃的到底是什麼」正在成為折磨中國人神經的大問題,「紙包子」事件暴露出的便是中國人食品安全上已經變得神經脆弱。今年以來,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在發生「國際影響」,出口的藥物、牙膏、水產品、動物藥品和飼料流毒國外,Made in China幾成為廉價和品質可疑的代名詞。

按照中國的慣例,「國際影響」往往能促使政府採取行動,而「國內影響」往往以「家醜不可外揚」為理由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中國在得益於全球化貨物流通的同時,也不得不受到全球化時代訊息聯網流通的制約,「國際影響」和「國內影響」都不再有清晰的界限,即使是個別性的醜聞事件也足以給政府帶來公眾信度上的危機。

胡溫政權上台伊始的「非典」危機,是中共當政以來從訊息控制轉向主動的「訊息政策」的轉折點。在那一次事件中,從慣性出發隱瞞和扭曲訊息的衞生部官員的被罷官處理,北京通過積極的訊息發布成功控制了一次災難性的社會危機,嘗到了積極訊息這個政策的甜頭。中國的食品安全危機雖然不是單獨性的一次社會危機事件,但是問題在國內已經嚴重到的公信度崩潰的臨界點,在國際上也給中國帶來嚴重形象損害。

所以,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中國政府可以說是內外交困,處於危機之中。國務院發布「中國的食品品質安全狀況」白皮書,就是北京管理危機的一種嘗試。這一危機管理的目的在於改善形象,而改變形象這一努力的本身就說明政府不再從意識形態教條出發,從「三個代表」的合法性推導出執政的合法性,而是意識到政府要向公眾負有責任,失職意味著失去合法性。

白皮書的另一個主要目的顯然是向中國的貿易夥伴進行訊息公關,這從其措辭可以看出。白皮書解釋說,「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在食品的安全水準上還有明顯的差距」,因此加強食品的監督和管理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經濟實力的長足增長可以說是二十一世紀開始以來改變世界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樹大招風,雖然中國還在策略性地強調自己是個發展中國家,但是世界對中國的認同已經發生本質的變化,被稱之為「中國威脅論」的對待中國崛起的態度便是西方工業國家面臨新世界貿易格局的一種防禦性反應,而其防禦的「敵方」便是中國。中國出口食品和玩具安全問題為封殺「中國製造」提供了口實,在新聞檢查制度不起作用的國際輿論空間中如何進行訊息公關,是北京面臨的一大難題。發布白皮書僅僅是走出了形式上的第一步,而白皮書內容本身還依然帶著明顯的中共式宣傳言語烙印,這使得其在說服力上大打折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