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元危機中的梅克爾

2013年9月19日

在過去的四年裡,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歐元危機中扮演了掌舵人的角色,儘管這並未得到所有歐洲人的贊賞。但她責無旁貸。

https://p.dw.com/p/19kpn
Bundeskanzlerin Angela Merkel (CDU) ist am 18.09.2013 auf dem Alten Garten in Schwerin (Mecklenburg-Vorpommern) bei einer Wahlkampfveranstaltung der CDU zur Bundestagswahl zu sehen. Am 22. September 2013 wird in Deutschland ein neuer Bundestag gewählt. Foto: Jens Büttner/dpa +++(c) dpa - Bildfunk+++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如果歐元失敗了,那麼歐洲也就失敗了。決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德國總理梅克爾的這番話是在2011年10月首次提出,至今還經常重複強調。這句話是對她的歐元危機處理政策乃至整個歐洲政策核心的最佳概括。最初,在為危機國家提供財政援助方面,梅克爾的支持顯得比較遲疑謹慎。隨後,她參與了歐元救助機制的構建工作,促成了希臘債務削減的交易達成,並且最終還宣佈同意歐洲央行出面收購債券。對此,這位總理說:"這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嘗試。"布魯塞爾智庫歐洲政策中心(European Policy Centre)的伊曼諾裡蒂斯(Janis Emmanouilidis)這樣評價梅克爾的歐洲政策:"今日的歐盟已經不再是五年前的歐盟。這場危機暴露了那麼多深層次、結構性的問題,因此歐盟也已經做出了很多改變。在這幾年裡,德國政府當然包括梅克爾總理都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並非情願接受領導角色

經濟和政治學家伊曼諾裡蒂斯認為,梅克爾在歐元危機中的統帥地位不是她自己爭來的,而是因為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強國代表,她別無選擇。他說:"我不認為她原本希望如此,但局勢所迫,她只得接受了這個角色。許多歐盟國家也發出請求,德國應該擔當這個領導角色。"英國《經濟學人》雜誌(Economist)數周前甚至還撰文要求德國在歐盟內推行更多的改革。文章的標題就是:一個不想當霸主的霸主。

歐盟成員國共同確定路線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L) chats with Greek Prime Minister Antonis Samaras (R) and Dutch Prime Minister Mark Rutte (C) prior to a roundtable meeting at the EU headquarters on June 7, 2013 in Brussels, during European Union leaders summit. European Commission President Jose Manuel Barroso on Thursday announced a political deal on the EU's hotly contested 2014-2020 trillion-euro budget, hours before an EU summit mulls how to get millions of jobless youths back into the workplace. AFP PHOTO / BERTRAND LANGLOIS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BERTRAND LANGLOIS/AFP/Getty Images)
梅克爾在歐盟峰會上圖片來源: Bertrand Langlois/AFP/Getty Images

歐元危機和梅克爾在其中擔當的管理者角色造成了布魯塞爾權力結構的推移。過去負責提出法律議案以及監管工作的歐盟委員會失去了原本強大的權力根基,因為它工作效率和靈活度太低。這就是柏林方面對它的指責。而歐盟議會的影響力太有限,因為要救助危機國家瀕臨破產的銀行,主要資金都得由各個國家政府掏腰包。真正為歐盟政策定調的,還是由各國政府代表參加的部長理事會。除了一向對歐盟持懷疑態度的英國政府之外,荷蘭目前也開始要求歐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不久前,荷蘭提交了一份報告,如何修正歐盟過分龐雜的規則系統和模糊重疊的權限分工。德國大選之後上台的新政府,必須要面對這些要求。據說梅克爾計劃,如果能夠連任成功,就要對歐元危機處理政策再次進行路線修正。她計劃削減歐盟的權力和分管範圍。據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導,更多地通過直接與各國政府磋商來作出決定。在競選過程中,她已經明確表示,"不認為有必要將更多的權限讓渡給布魯塞爾"。不過,在幾個月前,梅克爾的口號還是"更多歐洲",這意味著歐盟經濟和貨幣聯盟一體化的深化。

會在選舉之後推進極端式改革?

倫敦智庫"開放歐洲"(Open Europe)的主任裡奇勳爵(Lord Leach of Fairford)同意對歐盟的機構進行大力削減,作為吸取對金融和債務危機的教訓。民意調查顯示,德國人對歐盟機構的信任度也在下降。這必須引起梅克爾總理的注意。裡奇表示:"從這樣的邏輯來看,柏林可能會支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因為這也是自己選民的人心所向。其實整個歐洲的很多選民都是這個態度。"

"我們不是世界中心"

而梅克爾本人也在試圖在公共場合盡量將自己的領導角色低調化處理。在希臘拯救方案的討論達到高峰時,德國表現得仍然非常謹慎,比如在2011年10月的政府聲明中:"我們是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但是我也要說,我們還不是世界的中心。整個世界都在注視著歐洲,也注視著德國。他們在觀察,我們是否有意願、有能力,在歐洲深陷二戰之後最嚴重的危機之時,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歐洲政策中心"的專家伊曼諾裡蒂斯認為,在危機中,人們對於德國、德國政府及其總理保有很高的期望。但德國卻不能獨自完成所有工作,它需要歐盟內部的盟友支持。

Bundeskanzlerin Angela Merkel (M, CDU) spricht am 18.09.2013 zu Beginn der Sitzung des Bundeskabinetts im Bundeskanzleramt in Berlin mit Bundesministerin für Arbeit und Soziales, Ursula von der Leyen (vl, CDU), Bundesaußenminister Guido Westerwelle (FDP), Bundeswirtschaftsminister Philipp Rösler (FDP, verdeckt), Kanzleramtsminister Ronald Pofalla (CDU), Staatsminister Eckart von Klaeden und Kultur-Staatsminister Bernd Neumann. Es ist die letzte Kabinettssitzung vor der Bundestagswahl am 22. September 2013. Foto: Kay Nietfeld/dpa
9月18日,召開本屆政府最後一次內閣會議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不會有大的路線變動

根據"開放歐洲"研究中心的分析,即使在9月22日德國大選之後,柏林的歐洲政策也不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即便梅克爾不再擔任總理也是如此。所以不能將文章開頭引用的梅克爾那句名言改編成"如果梅克爾失敗了,歐元就會失敗,歐洲也隨之失敗"。就算一個較左的政府上台,也不會將納稅人和選民的錢視為兒戲,雖然他們可能會對那些危機國家相對友善一些。畢竟,到目前為止,在歐元拯救行動中的所有重大決定,都在聯邦議院中得到了除了左翼黨之外所有政黨的支持。

作者:Bernd Riegert 編譯:雨涵

責編: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