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柏林科學家研究中國日常生活技術史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2004年8月14日

中國何時起風行腳踏車?筷子與刀叉相較,孰優孰劣?德國科學家相信,對這些日常技術用品歷史的研究是對中國學的新貢獻。

https://p.dw.com/p/5Rdi
上海街頭一景-自行車與雞圖片來源: AP

「時代」周報報導了柏林工業大學科學家小組對中國日常技術歷史的研究。這是一個得到大眾汽車公司基金會資助的研究項目,取名為「中國日常技術的歷史及民俗學」。主要研究中國人如何組織其日常生活,並從技術上解決生活中產生的需求。該項目負責人弗裡契認為,迄今的中國研究過分集中於思想觀念領域。因此,她們現在從事的工作具有開拓意義。「時代」周報寫道:

4項研究分別涉及服飾、居住、交通和飲食,試圖澄清這一問題:一種日常現象有多少側面,中國的快速變遷對所有這些側面有著何種影響。其中,接受外國習慣也是側面之一。這裡,自行車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研究讓人驚訝地看到,自行車在中國流行要比西方晚得多。一直到19世紀末葉,在上海騎車的外國人依然受到嘲笑。對中國上流社會而言,這種滿頭大汗向前運動的方式絕對有辱斯文,更不用說還要冒眾人眼前摔倒在地而出洋相的危險。自行車成為運動的象徵其實是共產黨在中國建政之後。生產自行車節省原材料,無需耗費能源,符合社會主義理想。

柏林工大的研究人員在河北一些農村的調查發現,許多村民迄今在用電方面至極。某些地方,人們習慣於一間屋子只配一盞15瓦的電燈。那裡的許多人是能省則省,比如晚上摸黑如廁,摸黑涮碗。柏林的科學家們不僅自問,如果有朝一日,中國人改變這一習慣,千百萬家庭按照西方標準用電,結果又會如何?

「時代」周報繼續報導說:

研究筷子發展史的弗裡契女士發現,做筷子的材料可以是木頭,竹子,塑料,可以是鐵,銅,銀或獸角,甚至還有像牙和瓷,但絕少採用翡翠。來自湖南的農家子毛澤東一輩子只用最簡易的木頭筷子。甚至出國訪問也不例外。在他看來,筷子是中國人民勤勞和節儉優秀品質的表現。弗裡契女士還研究了筷子形狀的發展和變遷,例如,從何時開始,筷子分出頭和腳的不同部分;科學家如何從夾物效率、夾物精確性以及將菜餚安全送入口中的概率等方面界定最佳筷子。

西方習慣在飲食領域對中國的影響還在民國時代就至少在上層人士那裡可以觀察到。那時,餐桌上使用刀叉被看成是風雅的表現。但是,共產黨建政後,將此斥為墮落。而在崇尚西方的台灣,人們迄今都是既用筷子,也使刀叉。而目前,用刀叉在大陸上也漸成風氣。但它反過來又刺激人們使用筷子,以抵抗這種「西化」。讚揚筷子的人說,使用筷子時需調動30多個關節和肌肉,筷子比刀叉更精巧,顯示出中國文化的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