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阻止「中國標準」走向世界

2021年9月29日

中國與歐美的科技、經濟競爭不僅體現在貿易、關稅、市場準入,工業技術標準也是一個博弈領域。此外德語媒體還關注了中國許多地區的限電措施對經濟的影響。

https://p.dw.com/p/4132G
Deutschland DIN Steckdose
DIN——德國工業標準在世界許多地方應用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F. Rumpenhorst

(德國之聲中文網)杜塞道夫出版的《商報》發表背景分析文章指出,歐盟和美國正在協同抵制中國的一項經濟戰略--在全球推行自己的工業技術標準。文章開篇寫道:

"這是試圖'顛覆網路':把'分散的、不可控制管理的'變為'集中的、可控的'東西--歐盟委員會副主席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這樣形容中國在國際電信聯盟中推出一個新的網路协議(Internet Protocol)的努力。歐盟同其它同道的國家一起暫時阻止了這個計劃。

這個例子顯示出,在那些不為人所知的決策機構就技術規範進行談判的時候,面臨著怎樣的風險。像網路协議這樣的工業標準和規範,在中國、歐洲和美國之間的經濟戰中是戰略資源。誰能貫徹自己的標準,就不僅能規定像文件格式、無線電頻率這樣表面上無關宏旨的細節,還能編寫技術創新賴以發展的基本參數。網路就反映了美國式的自由理念,中國正是想要用一個新的協議來改變這一點。

一個名為歐盟-美國貿易和技術委員會的平台本周在美國匹茲堡舉行高層會議,未來技術標準的競爭是該委員會的優先議題之一,例如在人工智慧和物联网领域。維斯塔格對《商報》表示,網路协議的例子讓歐盟意識到,必須'更加有系統、更加警覺',以便及早獲得有關具有'高度政治性'的技術標準的訊息,並及時做出反應。文章接著寫道:

 "中國在所有官方場合始終對ISO這樣的國際標準化組織讚揚有加。但這並不意味著北京會遵守有關組織通過的決議。1990年代末,中國執行的技術標準中有70%採用了國際組織的標準。到2017年這一比例已降到21%。中國人越來越多地制定自己的標準。這背後是一個戰略:在屬於中國企業強項的行業裡,他們參與國際標準化的進程,並在國內市場引入共同制定的標準。比如這樣可以有助於華為在全球推廣自己的5G技術。

在中國企業並不佔領先地位的行業,則沒有機會對國際標準施加太大影響。因此他們制定自己的標準,給外國競爭對手進入中國市場增加難度。"

China Kohlekraftwerk Datong
圖片來源: Danita Delimont/imago images

供電休克

《南德意志報》報導了中國多個省份限電,造成工業企業停產的嚴峻局面。特斯拉和蘋果的生產線也受到影響。報導分析說,此次斷電的原因,一是中央政府決心完成降低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而大部分省份今年的能耗已經透支;二是煤炭價格飆升,電價又受到國家控制,發電廠為減少虧損寧可減產遵守"能耗雙控"。文章寫道:

"對中國經濟來說,這來得太不是時候了。中國本來較好地度過了新冠危機,但過去數月,復甦的勢頭有所減弱。供貨鏈遭遇瓶頸、半導體供不應求、政府出手嚴格控制企業負債,都造成了損失。此外,傳染性更高的德爾塔病毒變種在多個省份出現,導致限制接觸的措施,現在又加上能源緊張。'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工業生產國的供電休克將蔓延到全球市場並對其產生影響',野村證券的分析師如是說,並降低了對中國GDP增長的預估。"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