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說「直航」

2003年1月28日

最近,台灣華航包機直飛上海,這是五十三年來台灣飛機第一次飛往大陸。德語媒體中有關中國的話題主要聚焦於此,各媒體紛紛作出評論:

https://p.dw.com/p/3DCl
浦東機場迎來具有重大象征意義的台灣包機圖片來源: AP

巨大的象徵意義

柏林日報認為,十六架台灣包機直航大陸突破了台灣「不通航、不通商和不通郵」的三不政策,具有巨大的象徵性意義:

「自1949年國民黨在內戰中敗北逃往台灣以來,台灣島上的政府出自安全考慮,要求一切與共產黨統治的大陸之間的聯繫必須經過第三地區、大多經過香港和澳門進行,這樣做既費錢、又費時間。現在,雙方先就十六次直航達成了協議,它很可能是重建雙方直接通商和通郵關係的前奏。」

台灣的矛盾之處

新蘇黎世報認為,在與大陸通航的問題上,台灣的政策處於矛盾之中,該報寫道:

「台灣商界極力主張與大陸建立所謂的『三通』關係。台灣的企業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投資額高達一千億美元,他們從經商的角度考慮,對台灣與大陸之間的交通和貿易正常化懷有很大興趣。而在台灣政府看來,這件事應該謹慎為之。台北提醒人們注意,北京把台灣看作『叛亂的省份』,仍然頑固堅持要使台灣與大陸重新統一。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必要時北京甚至準備使用武力。按照台灣的觀點,台商在大陸的大規模經濟活動既是好事,但也是一個問題。毫無疑問,跨越台灣海峽的經濟頻繁往來有利於穩定。這是因為如果出現一場危機甚至一場戰爭、中國自己的經濟利益有可能受到危害時,中國會謹慎處理、三思而行。」

北京「忍痛」讓步

法蘭克福匯報談到了北京在這個問題上的利益所在:

「北京政府支持『三通』的要求。星期五,中國副總理錢其

琛向台灣發出了開放『三通』的呼籲。他保證,北京願以最大的誠意實現和平統一。使台灣的經濟更緊密地與大陸結合在一起,正是達到這一目標的途徑之一。北京希望,雙方經濟的交織將加大對台北政府的壓力,迫使台灣開放雙方的政治接觸。

為了實現包機直航,北京甚至向台北做出了一大讓步。北京迴避了『一個中國』的原則,以務實的態度把這條航線稱為『台灣海峽航線』。但是直到今天,台北政府仍然對抗台灣部分經濟界的壓力,對北京的誘惑呼聲置之不理。」

台北的禁令早就名存實亡

南德意志報把台灣包機直航與最近幾天的其它事件聯繫在一起進行了報導,該報認為,這些情況說明,台灣與中國正在互相接近。南德意志報寫道:

「這次包機直航為令人注目的一周劃下了隆重的句號。本星期一開始,陳忠信首次訪問中國,他是台灣總統陳水扁的國策顧問,在民進黨內任中國事務部主任。稍後一些時候,台灣政府宣佈,將考慮台灣的大學對大陸學生開放的問題,以便使大陸學生瞭解台灣的民主。

其實,反方向的運動早就開始了,估計現在有一萬至兩萬名台灣年輕人在中國的大學學習。台北禁止雙方接近的禁令實際上早已名存實亡:經濟學家估計,台灣在中國的投資現已達到一千億美元。去年,中國超過美國,成了世界上購買台灣產品的最大買主。據說,在大陸生活的台灣人有一百萬之多。這一方面促進了雙方的接近,另一方面也使不少台灣人擔驚受怕,因為這樣的發展趨勢必然會導致台灣島越來越依附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