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烏克蘭問題是歐中關係的試金石

2023年4月8日

法國總統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剛剛結束的訪華行程,吸引了不少德語報刊的關注。《南德意志報》認為,歐洲必須盡快在對華戰略上達成共識。《時代周報》則指出,在歐中雙方漸行漸遠的今天,歐盟應該堅定地站隊美國。

https://p.dw.com/p/4Pq8e
法國總統馬克宏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訪華,是為了尋找一種與專制中國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法國總統馬克宏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訪華,是為了尋找一種與專制中國打交道的正確方式圖片來源: Sean Gallu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慕尼黑出版的《南德意志報》以"北京的槓桿游戲"為題,刊發評論指出,法國總統馬克宏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訪華,是為了尋找一種與專制中國打交道的正確方式。然而,歐洲依然需要在對華戰略上先達成團結。

"不論是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的影響力問題,還是重啟中歐投資協議,抑或是台海爭端、中資企業歐盟市場準入等問題:與美國對華政策相比,歐盟才剛剛開始找尋其對華戰略的定位。但願這個尋找過程不至於太久。"

"其實,北京當局總體上仍然對歐盟的市場實力以及與歐盟市場打交道的方式有著濃厚興趣。換而言之:現在依然是有所給予、有所索求的狀態。中國不想失去歐洲市場,還想打破歐洲人對美國的亦步亦趨。德國依然在發出矛盾的聲音,柏林的執政聯盟在對華戰略上吵得不可開交,因此馬克宏就在中國獲得了禮遇。他與馮德萊恩共同訪華,發出的聲調卻溫和得多。也許他們兩人事先有意識地研究好了角色分配,但是我們完全可以猜測:中國政府已經辨識出了薄弱環節並加以利用。"

"馬克宏和馮德萊恩還非常一致地清晰表明,也將根據在俄烏衝突議題上的政策來衡量中國的意圖。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表態,意味著對中國的信任測試取決於戰爭與和平。習近平不可能對一場地區性的大殺戮感興趣,因為這會越發強烈地將他捆綁在俄羅斯身上,進而導致他喪失在美國與歐盟的權力夾縫中的閃轉騰挪空間。"

"所以,中國若想要盡可能地推遲進展迅速的世界一分為二進程,就必須在烏克蘭問題上通過考驗。而歐盟委員會主席以及法國總統則最好能和德國政府一道,共同在對華戰略上達成一份歐洲的降低風險共識,並且找到清晰的對華談判口徑。對於歐洲而言,唯有團結才能通過這場考驗。"

4月6日,習近平與到訪的馬克宏、馮德萊恩在北京開展會談
4月6日,習近平與到訪的馬克宏、馮德萊恩在北京開展會談圖片來源: Ludovic Marin/Pool Photo via AP/picture alliance

漢堡出版的《時代周報》以"歐洲人最大的謎團仍未解開"為題,刊發評論指出,馬克宏與馮德萊恩的中國之旅並沒有能夠為歐中關係帶來新的希望,因此歐盟必須做好鬥爭的準備。

"歐洲人沒有實力讓中國(在烏克蘭議題上)改弦更張,但肯定能夠影響習近平的算計。中國領導人最在乎的就是歐洲人不能加入美國的行列搞對抗中國的政策。在習近平眼中,美國才是真正的對手。"

"又要支持普丁,又不能過度惹怒歐洲人,還要超越美國。對於習近平而言,這並不容易。我們固然可以爭論美國的強硬對華政策是否正確、對歐洲是否有利。但是中國政權的性質確實無可辯駁的:它就是一個專制政權,而且有著改寫國際秩序的訴求。另一方面,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歐洲與之緊密相連。如何把這兩者捏合起來且不釀成大的事故,這正是歐洲人面對的謎團。"

"國與國的關係總是會經歷某些階段。習近平不會不知道,近年來歐中雙方漸行漸遠。中國人對歐洲人太過於苛刻,北京索求得太多、付出得太少。歐盟已經提高了警惕,已經開始抵禦中國的影響力。普丁發動的侵略戰爭以及習近平宣稱的'牢不可破的中俄友誼'更是加速了疏遠的進程,這打破了最後一個歐洲人面對中國的幻想。"

"歐洲人既害怕中國,也需要中國,但又不信任中國。當今的流行語是:脫離風險,但不脫鉤。歐盟願意保持對話,但不會為此不惜代價。歐洲會繼續和中國做生意,但是也在尋找替代方案。誠然,歐盟會面臨一些損失,但中國同樣會有。馬克宏和馮德萊恩的中國之行不多不少剛剛好地描繪出了歐中關係的現狀。而且,在這次訪問結束之後,也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歐洲關係近期會有改善。因此,歐洲人應當繼續為鬥爭作更充分的準備----這也包括繼續站在美國一邊,儘管歐美之間有著各種分歧。"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