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歐盟印太戰略——是機智?是無奈?

2021年9月17日

美國和英國宣佈用核動力潛艇武裝澳洲,而歐盟推出自己的印太戰略。《新蘇黎世報》評論認為歐盟只是在美中之間無奈地周旋。而《明鏡周刊》則認為,歐盟的印太戰略比美國的戰略更機智更長久。

https://p.dw.com/p/40S8S
Symbolbild EU - China
圖片來源: Yves Hermann/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布魯塞爾方面試圖通過推出印太戰略回應中國對霸權地位的追求。《新蘇黎世報》 指出,事實上,歐洲人在印太地區少有話語權,法國和澳洲之间的潛水艇購買交易破局就剛好證明這一判斷。

本周三(9月15日),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發表歐盟年度咨文的時候曾多次談到中國。她提出開展「全球門戶」項目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禁止歐盟今後採購強迫勞動制裁的產品。她還提到被北京方面看作敵意重重的「印太戰略」,提出未來歐盟應該在印太地區擴展外交政策。《新蘇黎世報》發表的一篇題為《歐盟在美中之間無奈周旋》(Die EU laviert hilflos zwischen China und den USA)的文章中問到:「馮德萊恩講話的基調是像觀察人士們分析的那樣是一篇反華演講嗎?」

文章寫道:「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周四在推出歐盟印太戰略時強調,這份戰略絕不應該理解為對抗中國的戰略。他說:『這份戰略涉及的內容是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展開合作。』……歐盟的確想避免與北京之間發生公開衝突。但是歐盟注意到,中國在印太地區越來越多的攻擊性做法也威脅到歐盟的利益。」

所以歐盟在印太戰略中提出,要打造同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以及台灣等國家的「數字夥伴」關係。與澳洲、印度尼西亞、紐西蘭加深經貿往來,共同應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文章指出,「這些都還屬於印太戰略中無害的一部分。具有高度敏感性的內容是,歐盟表示為了維護聯合國國際海洋法公約,為了確保海上航線的安全,將擴大歐盟在印太地區的海軍軍事存在。……歐洲的戰艦已經準備去南中國海巡航了嗎?作為測試,德國的巴伐利亞號護衛艦正在前往該海域的路上。本周中國方面表示拒絕巴伐利亞號護衛艦訪問上海。歐盟一名官員承認,不能排除的是,北京方面可能把歐洲向南海地區派遣戰艦理解為挑釁的做法。」

數月來,美國總統拜登一直努力說服西方工業國家加入反華聯盟,以在「制度競爭」中保持優勢。但是很多國家不願意一味倒向美國,他們擔心這樣做會在經濟上帶來不利的後果。

文章寫道:「澳洲和法國之間潛艇交易的破局可能會加重一個印象:會在中美(及其最親密盟友)的冷戰中左右為難。澳洲宣布放棄總價值560億歐元從法國購買柴電潛艇的合同。法國外長對這一決定感到震驚並稱之為『殘忍的』決定。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則簡短評論說:『我們很遺憾,事先根本不知情。』」

《明鏡周刊》分析指出,美英兩國通過武裝澳洲对抗北京,但歐盟則選擇與北京的對手建立經濟夥伴關係。相比之下,歐洲的策略更為機智。

文章指出,美國和英國準備向澳洲提供核動力潛艇,「這對北京來說是一個明確無誤的訊息,北京譴責此舉是『冷戰思維』的表現,並警告不要在該地區進一步擴大有核化。……英國《衛報》引述美國裁軍問題專家阿克頓(James Acton)的看法說:『我擔心的並不是我們給澳洲的核材料會遭到濫用,而是它可能開創了一個可怕的先例,會造成別的國家開始濫用核材料。』」

文章寫道:「和美國的策略不同,歐盟的印太戰略更注重與該地區民主國家的經濟夥伴關係,注重自由貿易和投資協定,強調可靠的供應鏈、半導體生產和氣候保護。」

「(全球門戶項目的方向很清晰:)歐洲希望以比中國更公平的條件向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提供更好的產品。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說:『我們希望建立聯繫,而不是依賴性!』」

文章寫道: 「歐洲的做法聽起來顯得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它在軍事上的做法很薄弱,目前為止在印太地區僅執行了零星的海軍任務。然而,該地區的政治穩定和安全的海上通道也符合歐洲的戰略利益。」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