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和誰決裂?美國?還是中國?

洪沙 (摘編)
2020年6月15日

美中之間是否真的有一天會「脫鉤」?如果這一天到來了,德國特別是德國企業能否找到萬全之策?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德國到底會選擇誰?德國《世界報》和《資本》雜誌分別就這一系列問題進行探究。

https://p.dw.com/p/3dma9
Symbolbild Deutschland und chinesisch-amerikanische Rivalität
如果美中徹底"脫鉤",德國企業該如何抉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 Ohde/M. Cui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世界報》發表題為"和中國決裂?我們對中國的真實依賴性這麼大"( Bruch mit China? So abhängig sind wir wirklich)的文章。文章指出,此間同中國之間的關係對德國聯邦政府而言已經成為一種麻煩。有消息稱,美國作為西方陣營的領頭羊一再敦促盟友們同北京保持距離,即便為此付出代價也應該在所不惜。而中國通過投入大量的資金擴大自己在歐洲的影響,德國也在被影響的範圍之內。"在中國投下數十億資金的德國企業擔心,如果聯邦政府迫於美國的壓力就範,那麼他們在中國的生意就會受到影響。這些企業擔心,如果經濟和政治層面同中國的'脫鉤'現象出現,那麼就可能出現十分可怕的後果"。

文章認為德國人對中國的關係宛若走鋼絲。文章引述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坎普夫( Dieter Kempf)的觀點指出,"我們和中國合作的時候不能太天真。我們必須積極維護我們自身的利益。" 坎普夫的言外之意是指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障礙太多。他說,新冠疫情暴露出國際供應鏈造成了多麼大的依賴性。"減小這種依賴性,同時又不失去在全球經濟中的優勢,這對很多企業來說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文章引述坎普夫的話說:"中國可能是一個競爭對手,也是一個制度性的對手,但它對歐洲和德國而言始終是一個重要的夥伴。被迫與中國完整地脫鉤,這是不可想像的。這必將帶來巨大的國民經濟損失。可是沒有人認真思考這一問題。"

文章假設,"那麼,如果美國等其它國家看法不一樣,就是要和中國脫鉤呢?那將會發生什麼呢?如果他們催促他們的商業夥伴放棄在中國的業務呢?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今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就曾威脅,要切斷同中國的一切關係。在德國企業高層聽來還是極端言論的觀點,在美國卻早就沒了爭議"。

文章最後寫道:"美方代表一再敦促德國在引入5G通訊時放棄使用華為的技術產品。而且美方的壓力早就超出了幾個具體的例子。不能排除的是,德國和歐洲有一天可能必須做出認真思考,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他們需要做出選擇,究竟更願意和哪一個進行商務往來。"

中國不是第二個蘇聯 

德國《資本》(Capital)發表題為"中國令德國企業憂慮增加"(China sorgt für wachsende Ängste in deutschen Konzernen)的專欄文章。曾任《商報》主編的 Bernd Ziesemer在這篇文章中指出,一方面在新冠疫情下,德國企業還從未像現在這樣如此需要中國市場,但另一方面德國企業對中國政策的擔憂卻也與日俱增。 

Huawei 5G
美國方面一再對德國引入5G通訊時使用華為的技術產品提出警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

文章在開篇寫道,原定於9月14日舉行的歐中峰會無法如期召開,一方面是新冠疫情的影響,但是從政治氣氛上來看,這一峰會也不合時宜。"以前在這種場合下,歐洲人總是多說客套話,而順帶稍稍地批評一下。但這在現在也已經不可能了。太多的問題給'歐中'關係造成負荷。如果歐洲還不想完全喪失自我,那麼華為、香港、中國的帝國主義項目--'新絲綢之路'、來自北京方面日漸增長的恫嚇以及新冠時期持續不斷的宣傳火力都讓'按照老路數來'變得不再可能" 。 

"再加上這種客套的峰會剛好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兩個月舉行。這會對跨大西洋關係釋放出一個錯誤的訊號。因為美國無論是在哪個黨派,對中國做法的憤怒和不滿都在與日俱增,"作者寫道,"歐盟肯拿出一些時間思考新的戰略,這恰恰是一種好的做法。"

文章指出,"美國即便是民主黨也有很多政治人物認為,美中之間的新冷戰將不可避免。但是這種比喻是不切實際的。面對一個經濟衰弱的蘇聯,西方國家可以在二戰結束後一直到蘇東解體前採用政治及經濟遏制戰略。技術封鎖成功有效。但是如果對中國採取同樣的手段和做法,那不僅是愚蠢的,而且最終還會失敗。中國經濟的份量太重,因此很難去說服西方企業撤離這個市場"。

作者認為,"西方需要的是一個智慧的脫鉤戰略。到目前為止這個戰略還不存在。比如在高風險行業放棄使用中國的科技(指代華為)或者要求必須嚴格平等對待中國境內所有的企業"。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