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中美相爭 歐洲倒楣?

文山 摘編
2018年2月23日

中美兩國正在政治、經濟等多個領域展開全方位的較量。歐洲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在這場「神仙打架」中受損?周五的德語報刊,紛紛圍繞著這一話題進行了一番推演。

https://p.dw.com/p/2tEkH
USA China Flaggen Symbobild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F. Dufour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五出版的《南德意志報》以"數字化未來"為題,刊發了由政治學者霍伊曼(Stefan Heumann)撰寫的客席評論。文章認為,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國與美國正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德國必須依靠與歐洲其他國家的合作,抓住僅存的機遇。

"數字化時代,全球的數據量迅猛增長。靠人力早已無法對付如此海量的數據,因此自動化數據處理系統,也就是人工智慧,成為了關鍵科技。離開了准確的智慧型分析,海量的數據毫無用處。不論是交通疏導系統,還是能源管理,或者是'工業4.0',這些應用系統都離不開大數據的自動化處理。"

China Team Lab aus Tokio macht eine Austellung in Pekin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maginechina/Pan Zhiwang

"美國、中國的大型科技企業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僅在2016年,他們就为人工智慧的研發投入了200多億美元。中美兩國正在爭相佔據這一關鍵科技的制高點,現在誰更勝一籌?去年,中國的人工智慧初創企業吸納的風險投資首次超過了美國同行。中國政府的目標是:2030年前成為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領軍者。北京斷定,這將會帶來巨大的創新動力。"

China Polizei Brille mit Gesichtserkennungstechnologie
中國警方已經開始應用人工智慧眼鏡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

作者隨後指出,儘管現在德國政界也計劃对人工智慧的研究加大資助力度,但是這還遠遠不夠。要跟上全球競爭的步伐,德國必須要制订人工智慧總體戰略,並與歐洲各國開展合作。

"經濟強國之間的科技競賽,同時也是不同政治體制以及不同社會價值觀之間的競賽。在美國,人工智慧主要由谷歌、臉書、亞馬遜等IT巨頭推動,他們需要人工智慧來更為精確地分析用戶數據,從而能夠更準確地投放廣告。而中國則走計劃經濟的路線,视人工智慧為將本國的科技提升到全球頂尖水準的絕佳機遇。中國政府還能借助于人工智慧加強對本國民眾的審查與監控。"

文章繼續指出,想要在這一領域不受制於人,德國及其歐洲夥伴必須要加大投入。而相比投入多少金錢,更為重要的是這些金錢應該如何使用。作者認為,歐洲在基礎研究方面具有全球領先地位,主要的短板在於應用以及科研成果的商業轉化。同時,歐洲還需要改善科研環境,因為當今的人工智慧競賽,更多的是一場人才爭奪戰。

"種種跡象也表明,專業人才並不僅僅因為經濟報酬而決定在哪裡、為誰工作。倫理以及政治因素也有可能成為歐洲的決定性優勢。在人工智慧戰略方面,歐洲不應僅僅侷限於科研、應用、商機,還應該明確地提出困擾這一科技的棘手倫理問題。日常生活中,自動決策系統的重要性正在不斷上升,因此必須確保人工智慧的產品品質以及可檢查性。歐洲必須为人工智慧的應用劃定明確的界限,確保人工智慧不會歧視、損害人類,確保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與我們的價值觀以及基本權利相一致。在國際層面上,歐洲還應當推動有關自動化武器之倫理及國際法規範的討論。"

"中國現在正以高薪以及愛國主義來吸引在美的華人科學家回國。而對於非華裔學者而言,缺乏民主的中國並不具備吸引力。美國依然對全球最頂尖的人工智慧學者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川普治下的高壓移民政策正對這一優勢構成威脅。因此,歐洲應該利用眼下的時機,通過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研究環境,並憑借基於價值觀的綱領,一方面留住本地的頂尖人才,另一方面也應對外拓展其巨大的吸引力。這將為歐洲的自主、自信的策略奠定基礎,從而能夠決定人工智慧今後的發展與應用方向。"

Zug China Deutschland
地緣經濟的武器不是槍炮,而是鐵路和港口。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商報》周五則以"為了富足的鬥爭"為題,刊文指出,美國的貿易保護、中國的拉幫結派對全球自由貿易造成了威脅,而歐洲也許會成為這場亂局中的最大輸家。

文章指出,在歐洲經濟剛剛有點起色的節骨眼上,卻出現了全球貿易戰的跡象,這令歐洲的處境十分艱難。一方面,川普的"美國優先"正在架空全球多邊經貿秩序,另一方面,崛起的中國也在積極拓展其政治與經濟影響力。

"新時期的關鍵詞是'地緣經濟',它指的是國際經貿、地緣政治、國家戰略的協同作用。與戰爭相似,地緣經濟也是政治的延續,只是兩者使用不同的武器。地緣經濟不用坦克、不用導彈,而是利用鐵路線和貨櫃港口,利用經濟工具來貫徹地緣政治利益。而取得的地緣政治優勢,反過來又轉化為經濟優勢。這是披著全新外衣的重商主義,而其實質卻沒有變:積累財富、拓寬影響力、打造依賴性。而這一切都圍繞著主導權。"

Infografik Chinas neue Seidenstraße Chinesisch

"尤其是中國的崛起,讓當今的經濟政策討論中再次出現了戰略性思維。中國從來沒有尊崇過政治與經濟相互分離的自由主義原則。中國只有在需要吸納外國關鍵技術時才會適度開放國內市場。北京阻撓稀土出口,目的是在島礁主權爭議中向日本施壓。而中國給非洲國家提供發展援助,則換取了後者在聯合國投票時站在中國一邊。"

"中國大舉投資歐洲的基礎設施,從而對歐盟的決策施加影響。通過'一帶一路',北京正在打造符合中國利益的世界經濟體系。德國外長嘉布瑞爾就警告說,中國正在全面開發一個不同與西方的體制,這種體制並不像西方體制一樣基於自由、民主、人權理念。"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