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的青少年難民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6月20日

6月20日是聯合國難民署倡議的「國際難民日」,今年的主題是青少年難民。世界上目前有2000萬難民,其中的三分之一是在12到24歲之間。青少年難民對剝奪了未來的希望和夢想,他們的命運是流離失所,沒有正常的接受教育和個人發展的機會。

https://p.dw.com/p/3lc7
對於難民來說,人生計劃是空談圖片來源: AP

來自安哥拉的兒童難民尤奧是個幸運兒。為了逃避家鄉安哥拉的內戰,他在年滿16歲之前獨自一人來到了他所陌生的國度-聯邦德國。當時,他不會講一句德語。但是對尤奧來說,這都無所謂。他說,「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出於政治原因離開了我的國家,找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在這裡,我的未來和今後的生活有了保障,逃避了家鄉的刑事犯罪和戰爭危險。我達到了我的最主要的目的,也就是尋找安寧和和平生活。」

尤奧能夠在德國找到安寧和和平,首先要歸功於他的年齡。他到達德國時,剛剛15歲。之後,他被送入一家兒童福利院,受到無微不至的照料,並且學習了德語,還被送入學校讀書。

然而,並非所有獨自前來德國的未成年難民都有尤奧這樣的好運。儘管聯合國規定兒童和青少年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享有特殊的權利,而在德國,這種權利卻附有保留條件。而這種保留條件可以給年幼的難民帶來嚴重的後果。

負責難民事物的發言人佩爾策女士說「問題在於,儘管有兒童權利公約的束縛,未成年的難民在德國仍有可能會遭到逮捕,之後被遣返。更重要的是,年滿16歲的未成年難民在德國被視為具有申請避難能力。也就是說,他們將與成年人同等對待。這種做法可以說獨一無二,除此之外在任何法制領域都不會有這種情況。」

反對遣返青少年組織的負責人霍克爾強調要禁止讓未成年的青少年,尤其是青少年難民脫離其社會環境。霍克爾說:「他們來到了這個國家,期間有過失去聯絡的痛苦,有過逃亡途中的可怕經歷,甚至有可能在家鄉親身經歷過內戰或者其他的暴力事件。如今,他們被安置在我們這個國家。一般來說,他們都能夠在這裡建立起聯繫,進入學校學習和接受職業培訓。但是接之而來的則是再度中斷這種教育和培訓,中斷了這種有規律的生活。」

霍克爾認為,對於難民來說,持續性最為重要。他們需要持續的個人聯繫,需要持續的享受學校教育和接受培訓。他們只有在德國學到了一些知識之後,返回家鄉後才能重新融入社會。然而,上學和接受培訓必須是長期的計劃。如果難民只獲得暫時的容忍居留或者年滿16歲之後,不知道是否還能夠繼續留在德國,就難以獲得上學的機會。

尤奧完全知道霍克爾講的是什麼。他希望自己能夠在大學學習法律專業。然而,作為申請避難者,他被奉勸無需參加高中畢業考試。之後,他又為獲得勞動許可奮鬥了很長時間。而經過一番奮斗所獲得的勞動許可,只限於從事那些德國人不願從事的職業。

如今,23歲的尤奧在德國已經生活了7年。他結了婚,並且在科隆大教堂附近的一家旅館餐廳找到了一份工作。對此他非常知足。但是,他的申請避難程序至今仍未了結。他獲得的僅僅是還有時間限制的居留許可。為此,他的生活始終充滿著擔憂。他無法做長期的計劃和安排。他說:「我必須強調的是,所有難民都有這種害怕心理。不僅是白天害怕,而且晚上和早上起床時都無法擺脫這種擔憂。當人們認為已經在這裡找到了和平和安全的棲身之地之後,突然間又必須返回家鄉,這確實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每個外國人都有這種恐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