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成立50周年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5年3月30日

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本周將慶祝其50歲「大壽」。漢莎公司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是成功併購瑞士航空公司。

https://p.dw.com/p/6RT7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圖片來源: AP

瑞航事件標誌著歐洲每個國家擁有各自航空公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有專家預測,未來在歐洲上空飛行的將只剩下法-荷聯航,英航和漢莎。

廉價飛行衝擊穩固航線

1955年4月1日,建立於1926年的老漢莎公司經過戰後清算重新組建。當時在德國航線和比利時航線處於霸主地位的泛美航空公司完全沒有把這個新組建的漢莎放在眼裡。

航空業多年來一直被生產能力過剩和經營方式陳舊等諸多問題困擾,整個行業在大打票價戰的時代更是顯得不堪一擊。在Ryanair,Easyjet等小型航空公司推出廉價飛行航線之後,2個月之內大的航空公司一下子就損失掉一半的客源。一些美國航空公司只飛行客源固定的航線。希臘和瑞士等一些歐洲的航空公司更是寫了多年的赤字,只能依靠國家的財力支持勉強度日。2001年以來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旗下的270條會員航線總共虧損350億美元。2004年一年的虧損額就達到40億美元。

漢莎克服挫折

漢莎航空公司以5000萬人次的客流量躋身世界前十大航空公司排名。作為一個上市公司,漢莎同英國航空集團公司是歐洲僅有的兩家實現私有化的國家航空公司。

早在90年代初期,漢莎公司就已經意識到公司身處懸崖邊緣。在監視會主席韋伯的領導下,漢莎公司對集團的能力重新進行評估並調整發展戰略,不再指靠國家的經濟補貼。1997年漢莎與「明星聯盟」 (Star Alliance)組成第一條網路連線。

2001年「9.11」事件過後,世界航空業陷入經營危機。漢莎公司的損失達到10億歐元。2003年開始漢莎公司集團總裁麥爾胡勃開始推行節儉計劃,目的是希望到2006年底實現穩固盈利年均12億歐元。

歐洲線路難獲利

對於漢莎以及其它大型航空公司來說,飛行於歐洲與美國,亞洲,甚至非洲之間都是可以獲利的。最容易虧損的線路是歐洲境內的飛行,因為Ryanair,Easyjet以及Air Berlin等小型航空公司專門針對歐洲線路提供價格極其優惠的飛機票,大公司由於飛行費用高,已少有顧客問詢。

雖然漢莎公司與Thomas Cook旅遊集團以及一些歐洲小型航空公司展開了積極的合作,但是專家稱,在歐洲航線上贏利的訣竅漢莎目前還找不到。

漢莎大事記

1926年1月6日,德國漢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Deutsche Luft Hansa Aktiengesellschaft) 成立。首航飛行於德國哈勒與瑞士蘇黎士之間。

1930年2月,漢莎公司與中國交通部共同建成歐亞航空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1938年8月實現柏林-紐約直航。

1954年,漢莎公司由Deutsche Luft Hansa Aktiengesellschaft 更名為 Deutsche Lufthansa。

1955年4月1日,新漢莎公司在戰後10年重新開通航線。

1960年,漢莎公司啟用波音707式客機,開始了客機的噴氣式時代。

1990年10月,漢莎公司得以在戰後45年首次飛往柏林。

1997年5月,漢莎加入「明星聯盟」,與其它國家的航空公司實現國際合作。

2000年2月,新漢莎成立45年之後,擁有了第一名女飛行員。

2005年3月22日,漢莎公司併購瑞士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