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從二戰中汲取的教訓

2014年9月1日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的結果是,德國戰敗並遭到大規模的摧毀。德國之聲主編Alexander Kudascheff認為,德國社會從過往歷史中汲取了教訓。

https://p.dw.com/p/1D4gI
Bildergalerie Zweiter Weltkrieg - Gründung der EU
1945年被轟炸後的德勒斯登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75年前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的德國即第三帝國突襲波蘭之後,全世界捲入了這場戰爭。它持續6年之久,波及歐洲、非洲、中東以及太平洋地區,60個國家參戰,1.1億人口被徵兵,6000萬至7000萬人生靈塗炭。在此期間,600萬生活在歐洲的猶太人慘遭殺害。戰後歐洲變成了一片焦土。戰敗的德國被分成東西兩部分。數以百萬計人背井離鄉,受到驅趕,或者被強制送到另一個地方。這場戰爭首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動用了原子彈,轟炸目標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

對於戰爭的罪行,人們從未有過懷疑。這一點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性辯論形成反差。納粹德國發動了這場戰爭。其結果,德國不僅戰敗,而且被大面積摧毀。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成為德國千年無法洗刷的恥辱。二戰奪去了超過900萬德國人的生命,其中300多萬是平民。在盟軍地毯式空襲中,一座座城市變成廢墟。德國失掉了東部部分國土。1200萬人被迫離開家園。這場災難性的戰爭讓德國遭到徹底摧毀。

不再單獨行動

戰後,德國西部開始重建,先在經濟方面,然後政治跟進。冷戰期間,聯邦德國成了對峙陣營中西方的一部分。甚至在軍事上也是如此:德國加入了北約。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時,德國是發起國之一,該組織是今天歐盟的前身。這時的德國從二戰總結了第一個基本教訓:德國願意成為一個歐洲的德國,願意成為民主的夥伴。它開始尋找夥伴,在歐洲,也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政治上的單獨行動變成了禁區。

Alexander Kudascheff DW Chefredakteur Kommentar Bild
德國之聲主編Alexander Kudascheff圖片來源: DW/M. Müller

二戰的另一個教訓是:對戰爭說不。不再將人間變成地獄。加入北約、重新武裝以及後來在北約"雙重決議"框架下的軍備升級,都受到德國民眾的極大懷疑,甚至拒絕。在兩德統一25年後的今天,即便是將戰爭作為最後的政治手段,也在德國受到大多數民眾的拒絕。每當德國政府同夥伴以及盟友一道不得已進行軍事行動的時候,比如在科索沃或者阿富汗,就會出現激烈的辯論,並從未得到過民眾的支持。

老百姓十分厭戰

因此,德國在數年前取消了義務兵役制,開始建立職業軍隊,不啻是一令人驚異之舉,但此舉更多的是出於經費之顧,而非戰略考量。這一改革的明確目標是,以夥伴的身份堅定可靠地參與軍事幹預。這類軍事行動以及指導它的戰略思想存有極大爭議,事實上只有在無須同老百姓協商的情況下,才可能成行。也正是因此,德國從二戰汲取的第二個"絕不再戰"的教訓,實際上成了某種謊言:只要有要求德國參戰的呼聲,政界就會調整風向,著重強調人道救助的因素並指稱危機地區出現民族大屠殺的景象,以期讓民眾相信軍事行動的必要。不過這些做法鮮少成功。

75年前德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今天的德國是經濟上的巨人,它也正日益活躍在世界政治舞台。這一角色卻讓它的人民無所適從。他們最希望讓這個國家成為一個"綠色的瑞士"。然而,這一時代早已成為過去。在聯盟中,人們期待德國擔當政治領袖的職責,並在軍事上做出重要貢獻,與此同時,保持行事低調的風格。這便是二戰給人的第三個教訓:高談闊論,甚至自以為是的做法,早已受到德國人的摒棄。

作者:Alexander Kudascheff 編譯:李魚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