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帝國的毀滅》有望與奧斯卡小金人親密接觸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5年2月24日

第77屆奧斯卡進入倒計時階段,各大獎項各歸何主本周日將見分曉。競爭最佳外語片獎的德國電影《帝國的毀滅》(另有被譯作「毀滅」或「垮台」)向著「小金人」發起了最後的沖刺。

https://p.dw.com/p/6ICO
電影《帝國的毀滅》劇照。圖片來源: 2004 Constantin Film, München

回顧歷史,凡是涉及到希特勒題材的電影很容易受到奧斯卡的青睞。迄今為止,所有獲得美國電影學院頒布榮譽的德國電影全部都是講述歷史的,特別是那些直接涉及到國家社會主義題材的就更容易「中獎」。Schloendorff拍攝的《鐵皮鼓》(1980)和講述流亡者命運的《情陷非洲》(2003)就是此類電影的代表。

此次花費四千萬美元製作而成的電影《帝國的毀滅》長達150分鐘,是根據傳記作家費斯特的同名著作和希特勒女秘書容格的回憶錄改編而成,主要內容以1945年4月20日至5月2日希特勒在柏林地堡內最後12天的生活為 背景。其中包括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的情景。該片導演Hirschbiegel將《帝國的毀滅》有資格入選最佳外語片獎看作是好萊塢電影的一個「政治宣言」:「毫無疑問,入選標誌著我們的做法得到了尊重。我們嘗試著把德國的歷史用一個新的視點來展現。」是不是最後真的能把小金人拿到手對Hirschbiegel來說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他說:「對於一個電影製作人來說,能夠入選奧斯卡就已經像是得到奧運會金牌一樣了。無論我們最終是不是能夠得獎,我們都會盡情慶祝的。」

本屆奧斯卡舉行期間,《帝國的毀滅》也在紐約的一家小型影院以德語原聲英語字幕的形式進行了放映。電影中的元首愛吃巧克力蛋糕、因發現自己追尋終生的第三帝國夢想即將破滅而陷入瘋狂。影片打破了德國關於這個歷史人物的禁忌。片中的希特勒不再是那個咆哮的煽動者,而被塑造成了輕聲細語的「做夢人」。美國的電影評論家對該片的反應大不相同。「好萊塢報導」誇贊《帝國的毀滅》是「當代最為出色的戰爭電影」,稱它「是用電影膠片以新的立場轉述歷史,是最佳外語片獎的最佳候選人」。

紐約時報的電影評論員Scott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卻全然不同。他認為《帝國的毀滅》給德國觀眾傳達了一個可以令德國人對二戰釋懷的訊號:普通的德國人首當其沖地成為了納粹的犧牲品。Scott批評該電影的表現方式會令觀眾對希特勒政府中的一些重要人物產生同情心。

《新聞周刊》引用德國和周邊其他國家對《帝國的毀滅》的討論說:「電影中希特勒和他的劊子手被塑造得人性化了,但是這種做法是對的。如果電影中的罪人形象都是缺乏人性的,就是我們故意和納粹拉開距離,就是為我們當初對納粹的瘋狂信仰推卸責任,減輕我們的心理負擔。」

《帝國的毀滅》已經陸續開始在法國,比利時,荷蘭,奧地利,瑞士等歐洲國家公映。是否這部電影能夠成功地在這屆國際電影盛會上贏得一席之地,這個疑問將在星期天晚上得到解答。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