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家:中國經濟走勢穩 代價大

簡如 / 王凡(德新社、路透社、法新社)2016年7月15日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數字表現穩健。但經濟學家警告:太多的國有企業只有依靠貸款才能存活——這給銀行帶來嚴重後果。

https://p.dw.com/p/1JPaJ
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經濟走勢呈現穩健——但是按照經濟學家的說法,這一成功代價巨大。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第二季度仍保持6.7%的增長,與第一季度持平。這是國家統計局在周五公佈的。儘管最新的數據甚至略高於此前預計的6.6%的增幅,但是經濟專家對此增長能否持續,心存疑慮。「這個成果幾乎完全是通過急速擴大的貸款達到的」,深圳匯豐銀行商業學校的克里斯托弗‧巴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說。

根據周五的數字,僅在六月,貸款發放就比去年同期增長1040億元,相當於大約140億歐元。

經濟學家擔心,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債務負擔不斷增加,會給國家金融機構造成嚴重問題。因為不良貸款數量的急劇增加,金融行業將面臨 「痛苦的」發展,而這樣的發展會使北京恐怕不得不對銀行提供幫助。

彭博社近日公佈了一份對大型金融機構15位分析人士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他們認為,兩年內中國政府或被迫對國家金融機構進行資本重組。這一大規模的救市活動耗資可超過五千億美金。

根據有關數據,截至七月初,中國銀行不良貸款數量在過去12個月裡,增加了超過40%, 達到2100億美金,佔貸款總額的1.75%。

分析人士依然認為,繼續蓬勃發展的房地產市場有利於經濟增長。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特約評論員葉檀認為,「在不遠的將來,房地產市場應該會保持穩定。但是工業和小型私營企業賺不到錢」。「而且地方政府的財政赤字在這種情況下會持續增加」。

在經過春季的穩定後,出現了一系列讓人擔心中國經濟疲軟的數字。商業雜誌《財新》的「中國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六月份下滑到過去四個月以來的最低值,僅為48.6點。這一數值比五月回落了0.6點,也是連續第三次出現下跌。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若跌破50的臨界值,則表示製造業活動下降,超過則表示增長。

此外,中國的外貿發展呈現混合局面。按照周三政府公佈的數字,以人民幣計算的出口連續四個月保持增長,但是以美元計算的出口繼續下跌。作為國內經濟發展指標的進口,則呈現疲軟。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