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孔子不是中國的,是世界的"

嚴嚴2016年5月2日

兩年來作為推廣中國軟實力重要方式之一的孔子學院在瑞典、美國和加拿大頻頻受挫的消息不絕於耳。2016年德國的第一批孔子學院迎來成立10周年之際,又如何面對質疑和批評?

https://p.dw.com/p/1IgUX
Chinesische Philosoph Konfuzius (551-479 vor Christus) quer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5月2日是紐倫堡-埃爾蘭根孔子學院慶祝在德國創建10周年的重要日子。這一天,紐倫堡、埃爾蘭根及中國駐德國使館的高層官員都會出現在當晚的慶典活動中。紐倫堡孔院院長徐豔將這一切歸功於近幾年中德在文化和經濟等領域的密切合作。

該院是繼柏林之後,在德國最早創建的第二家孔子學院。據中國官媒報導,2006年至今,已有16家孔子學院在德國落戶。不同的是,每家孔院在安排語言學習和文化交流方面都有自己的側重點。用院長徐豔的話說,今後要做更多"接地氣"的中德交流。

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徐豔更願意談及的是,自己參與籌建的紐倫堡孔院為中德的合作帶來哪些契機。她特意介紹了,今年慶典上一個以"孔子"為主題的中德藝術家作品展。徐豔說,類似這樣的展覽很具跨文化意義,因為它不單純從中國視角出發,更能體現出德國藝術家對孔子思想的看法。徐豔說,"孔子不是中國的,是屬於世界的,其思想需要我們共同反思。"

光靠語言推廣行不通

徐豔說,十年前,德國人並不知道什麼是孔子學院,有很多人甚至持懷疑的態度。2008年紐倫堡大區學習漢語的德國人數量僅是目前的一半。近年來該院每年招收900名漢語學生。

徐豔的談話中明確表示,孔子學院單純推廣語言是行不通的,要借助文化的交流。多年來,中國一直強調軟實力發展,通過軟實力的推廣展示國家形象和文化。而在德國高校如何與中方的合作問題上,批評者也表示出擔心。

曾任教於路德維希港專科學院東亞研究所的漢學家魯道夫(Jörg-Meinhard Rudolph)在其幾年前刊載於《法蘭克福匯報》的一篇文章中對中國出資方通過文化項目對德國高校直接施加影響進行了嚴厲批評。他認為,德國高校與不透明的中共合作開辦孔子學院,接受中方的資助,這樣的做法很成問題。但凡涉及類似西藏、台灣、六四事件等所謂的政治敏感話題,孔子學院都會避而不談。

Deutschland China Kulturinstitut Konfuzius Institut Düsseldorf Eingang
杜塞道夫孔子學院入口圖片來源: DW

"不組織敏感話題的討論"

徐豔說,她所在的孔子學院十年來的確沒舉辦過類似話題的討論。她承認,很多德國媒體人也喜歡問,孔子學院是否討論人權的問題。

徐豔說遇到這樣問題,她每每回答說:"孔子學院不是政治機構,但是有這樣的話題出現,我們也不迴避。"

她接著說道,"當然,我們也不會說,明天就請達賴喇嘛來搞什麼座談,這個我肯定不會組織,因為第一是我的能力做不到,第二也不是我們的工作對象。"

德國之聲此前報導,時任愛爾蘭根和紐倫堡大學漢學系主任朗宓榭和紐倫堡孔子學院副校長曾表示,孔子學院並不是一個合適討論諸如西藏問題的場所。沒有人想去冒犯中國的合作夥伴。對於一些敏感的話題,大學中的漢學系是一個更為合適的討論平台。

然而在批評者眼中,什麼能談、什麼不能談、在什麼場合適合談,這本身就是主辦單位頭腦中的一條紅線。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