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報告:中國跨國企業透明度有待改進

苗子/石濤(路透社等)2016年7月11日

柏林國際透明組織組織發布報告,對新興市場國家的跨國企業透明度進行評估。印度的19家企業遙遙領先,中國的37家企業依然不能令人滿意。

https://p.dw.com/p/1JN0Y
Symbolbild Geldwäsche
圖片來源: Fotolia/Carlson

(德國之聲中文網)位於柏林的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組織周一(7月11日)發布報告稱,來自新興市場、活躍在185個國家的100家企業中,四分之三在透明度方面表現不佳。

報告稱,這凸顯跨國企業亟須加強打擊腐敗。

報告稱,中國企業表現不如人意,原因是反腐政策、程序不力或缺失。印度表現最佳,其19家企業在公司結構、股權結構方面較為透明,這要歸功於該國強有力的立法。

報告稱,中興(ZTE)是唯一得分在前25名的中國企業。表現尚佳的中國企業還有聯想、利豐集團和中國水電建設集團。

報告共列入37家中國企業。其它中國企業還包括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華為、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比亞迪、阿里巴巴、中國鐵路建設有限公司、兗州礦業、包鋼、上海電氣、中國鋁業、騰訊、海爾、塞維太陽能、中聯重科、中遠集團、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順風清潔能源、鞍鋼、中國五礦集團、中港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吉利、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奇瑞、萬向集團等。

國際透明組織主席烏加茲(José Ugaz)發表聲明稱,來自新興市場的大型企業嚴重的不透明問題令人質疑:私有經濟領域對於在其開展業務的國家打擊腐敗、克服貧困、減少不平等究竟有多大的興趣。

今年4月曝光的"巴拿馬文件"揭露使用離岸皮包公司避稅、洗錢的行為。

國際透明組織的報告對來自15個新興市場的100家企業進行評估。總體得分情況不及上次於2013年的調查。這15個國家是:阿根廷、巴西、智利、中國、埃及、匈牙利、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墨西哥、南非、俄羅斯、泰國、土耳其和阿聯酋。

報告從三個方面評估一家企業打擊腐敗的努力。這包括有關禁止行賄等方面的政策、公開企業和股權結構以及公開在所運作國家的納稅額等關鍵性的財政訊息。

報告的撰寫者表示,相關訊息取自企業網站等公開訊息來源。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