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對「反分裂法」反應不一
2005年3月8日雖然還未見到正式文本,但本周二上午舉行的中國人大會議上,王兆國在作有關立法意圖和起草過程說明時, 「反分裂法」的大部分內容都已公開。預計,這部僅有一千多字、十一條內容的原則性法律草案,其完整文本只有在本月13日付諸表決時才會正式公佈。國際社會因此難以做出明確反應。
反應最為強烈的台灣島內媒體中央社將這種遮遮掩掩的做法解釋為中國政府的精心設計,以圖緩和國際社會可能的強烈反應。此前數月,中國政府分別派出特使前往美、日等國,為起草中的「反分裂法」打招呼。但美日外長在上月的東京會談時,在台海安全問題上態度強硬,將之列入美日安保的共同目標。
中國外長李肇星在兩天前新聞會上剛剛發表強硬談話,稱反分裂純屬中國內政,美日及國際社會無權干涉。但今天披露的法案草案,法新社形容為「沒有擔心的那麼刺耳」。法新社引述美國華盛頓的亨利-斯蒂蒙森中心東亞主任隆貝格(Romberg)的話說,「要比實際可能達到的程度溫和得多、克制得多」。
路透社今天的報導也以「措辭強硬、溫柔內心」的標題來形容中國人大會議審議中的「反分裂法」,認為該草案只是把「非和平方式」作為最後手段,並注意到人大代表討論時表現的種種善意。比如福建彰州代表表示,歡迎「台獨總統」陳水扁回鄉探祖的門是永遠敞開的;上海代表和廣東代表則表示,在大陸台商已經融入大陸經濟和社會生活,台海和平對廣東、上海的當地發展有著莫大利益。
這種聲音與胡錦濤上周所做的對台政策「四點解釋」包含的和平善意保持了一致。法新社報導說,王兆國的草案說明結束後,近三千名人大代表報以熱烈掌聲。香港科技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崔大偉表示,聯繫江澤民幾乎同時的卸任,可以說,反分裂法是江澤民留給胡錦濤最後的政治遺產。胡錦濤無力阻止,只能努力緩和法案的措辭,避免中國大陸在將來陷入騎虎難下的境地。
因此,關於如何理解中國「反分裂法」以法律方式將大陸對台政策體系化、框架化的立法意向,是限制還是安慰解放軍,是向台灣發出戰爭喧囂還是伸出橄欖枝,或者兼而有之,外界看法不一,台灣島內藍、綠陣營的態度也嚴重對立。
美日兩國政府迄今為止也只做了有限表示。日本外務省一名發言人稱,東京擔心,反分裂法有可能影響台海兩岸關係。美國國務卿賴斯今天凌晨與中國外長李肇星通電話,對中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表示強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