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制裁華為誰受益? 

2021年7月20日

隨著美國制裁中國華為集團,全球智慧型手機領域出現了新老二;而在中國,華為的一個歐洲競爭對手也遇到麻煩。 

https://p.dw.com/p/3xkBO
Xiaomi Launch Tablet in China
 中國小米康采恩標誌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上,中國供應商小米取代了受美國制裁的競爭對手華為的位置。根據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的計算,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設備銷售方面,小米已晉升行業第二位,並相當靠近市場大佬——韓國的三星。數據顯示,小米的銷售量一年內增加了83%,市場份額達17%。三星的佔比為19%。根據Canalys的分析報告,iPhone製造商蘋果公司市場佔有率為14%,位居第三。 

無谷歌應用程式,便無任何機會  

直到去年,華為還是第二大智慧型手機供應商,並有意攻佔首位。但在美國政府制裁後,這家中國網路設備和電子公司無法再獲各種西方技術。 

因缺乏谷歌應用程式,2020年推出的華為Mate 40 Pro無法接續其成功的前輩。 

華為此後一直未能推出任何帶有谷歌服務的新手機,這對國際智慧型手機業務而言,尤其讓人痛苦。因此,華為不得不建立自己的應用程式平台。 

儘管在中國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但華為仍已跌出全球智慧型手機供應商領先名單。排名前五的是同樣來自中國的Oppo和Vivo,其市場份額均在10%左右。 

Neues Mate 40 Pro von Huawei
沒有谷歌的華為Mate 40 Pro圖片來源: James Brooks/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愛立信在中國處不利地位  

在另一個主要業務領域,即移動網路設備板塊,華為也遇到政治麻煩。美國和其它幾個西方國家禁止華為參與本國5G網路建設,理由是,存在安全隱患、中國可能從事間諜活動。華為一直予以否認。 

瑞典的愛立信和芬蘭的諾基亞這兩家歐洲網路供應商或能因華為遭排擠而獲益,並因需求增加感到高興。 

然而,與此同時,愛立信也領略到了政治對企業的影響有多大。去年10月瑞典政府決定將中國企業排除於本國5G網路建設後,這家瑞典康采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業務便隨之惡化。 

目前,愛立信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幾達百分之十。但首席財務官梅蘭德(Carl Mellander)上周五(7月17日)表示,有理由相信,未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會減少。公司預期,將不會贏得中國5G網路的關鍵招標。此言一出,愛立信股價一度下跌10%。 

Schweden Stockholm Firmensitz Ericsson
若愛立信不是一家瑞典公司而是一家芬蘭公司,則它在中國的業績會更好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J. Nackstrand

諾基亞樂觀 

 愛立信的芬蘭競爭對手諾基亞本周則躊躇滿志。該集團宣佈,鑑於業務發展良好,它將提高全年預期值。 

 芬蘭未像瑞典那樣,從根本上將華為和其它中企排除在5G網路建設之外。該國去年12月雖通過一項法律,授權行政當局可從國家安全受威脅角度考慮,將外國技術零件排除出網路核心,但既未點名華為,也未提及中國。 

華為當時就對此表示贊賞。一發言人稱:「遺憾的是,國際網路安全辯論只集中在中國廠商身上,而我們知道,所有廠商的設備都可能存在漏洞。……芬蘭法律採取了更為現實的方法,將重點放在設備而非供應商上。」 

在德國,華為亦未從根本上被排除在網路建設之外。 

(路透社,德新社)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