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凱薩斯勞滕:鳳去樓空江不流

2003年2月8日

從城市的名字上彷彿可以看到她輝煌的歷史-皇帝和勞滕河。可現在,皇帝不見了,勞滕河也失去了蹤跡。

https://p.dw.com/p/3FT6
鳥瞰凱薩斯勞滕

誰都不會認為凱薩斯勞滕(Kaiserslautern)是一座大城市。在德國,只有居民超過10萬以上的城市才能被稱作「大城市」。而凱薩斯勞滕將周邊的十幾座小鎮都劃歸己有後才勉強湊夠了這個數。因此這座城市本身仍舊是不會讓人迷失方向的中等城市。

也因此,居民的家庭觀念仍舊很強,還帶著一些鄉土的氣息。但這並不意味著凱薩斯勞滕與現代節奏脫了節,它實際上是工藝技術的基地。

二戰以後,凱薩斯勞滕成為美國軍隊在普法爾茨的主要駐地。冷戰結束後,美國士兵不斷撤回,現在還剩下不到當初的一半。這對凱薩斯勞滕的經濟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美軍擴大在凱薩斯勞滕附近拉姆斯坦軍事機場的決定使人喜憂摻半。喜的是美國將不再減少所遺留4萬士兵的數量,但憂的是,凱市居民不得不繼續忍受噴氣式戰鬥機和運輸機產生的噪音。

凱薩斯勞滕並不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市中心的建築基本上都是二戰後的產物。最引人注目的是60年代所建的84米高的市政府大樓。雖然凱薩斯勞滕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但古建築已經所剩無幾了。

Kaiser Friedrich I.
弗里德里希一世大帝

1160年,弗里德里希一世大帝在這裡建造了一座當時最富麗堂皇的行宮。而現在只留下了幾塊方石和幾條逃跑用的通道。1571年建造的文藝復興風格的伯爵行宮也只剩下一片廢墟。「30年戰爭」和爵位爭奪將這些歷史遺物破壞殆盡。

到了18世紀,凱薩斯勞滕才從戰爭中恢復過來。隨著19世紀的工業革命,凱薩斯勞滕發展成為普法爾茨地區最重要的工業基地。紡織業和縫紉機製造業是這裡的主打項目。即使這一時期的建築物也在二戰中受到極大的破壞。當初的菜市場是今天表演音樂和慶祝節日的地方。

1276年,凱薩斯勞滕被正式授予城市的權力。城市的名稱是由皇帝(Kaiser)和勞滕河(Lautern)組成。但現在,不僅皇帝沒有了,勞滕河也不見了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