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何以貝多芬?

2010年9月9日

說貝多芬是世界上聽眾最多的作曲家並非確切,因為沒有一項有關的統計。雖然如此,人們仍舊可以猜測,這位出生於波昂的作曲家直至今日仍然是世界上最具影響的音樂家。

https://p.dw.com/p/P7yR
圖片來源: DW

"貝多芬的影響力經久不衰,直至今日。它是超國界的。"說這番話的是音樂研究工作者、波昂貝多芬音樂廳主任拉登布格(Michael Ladenburger)。在他看來,"貝多芬音樂沒有降級成單純的教育內容,人們不僅時不時聽一聽他的優美音樂,而且在全球各地都有很多人會說,貝多芬的音樂以其個人和直接的方式,豐富了我的生活,因為如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它的意義同生命一樣重要。 "



貝多芬在世界各地

Beethoven Beethoven Halle
圖片來源: DW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在剛果首都金沙薩,當一些音樂業餘愛好者辦起中非第一隻交響樂團時,他們演奏了貝多芬的曲目。貝多芬也是委內瑞拉音樂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那裡,"音樂帶來希望"組織裡的兒童都學習演奏貝多芬。即便當年在蘇聯的古拉格以及納粹集中營,由犯人組成的樂隊也演奏貝多芬的樂曲。貝多芬是求生大師,是生活的支柱。問題是,為什麼會是這樣?"部分原因可能是,一些人瞭解貝多芬的生平,他的健康狀況不佳,幾乎失聰,貝多芬受到的磨難以及他對此進行的鬥爭。"拉登布格這樣解釋說。但這只是部分原因,還有原因是,"貝多芬在他的作品中為達到理想境界付出了極大努力和心血,很少有作曲家像他那樣。"


超越時空的道德力量

當然,貝多芬也譜寫過水準一般的作品,但他的許多作品的確釋放出道德和理想的力量,人們能夠感受到它。因此,不同程度的貝多芬愛好者會聚在一起舉辦報告會,更好地瞭解這位音樂大師。不過,有些紀念貝多芬的傳統在拉登布格看來,則是沒有太大的意義。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演奏得過於頻繁,經常莫名其妙。這一現象非常令人遺憾。如果貝多芬在天之靈知道,他的第九交響曲和其他曲目不做任何解讀而是用於欣賞傾聽的話,他會死不瞑目的。如果認真對待它們的話,這些曲目描述的是曲折艱難的生活變遷。 "

Beethoven in Bildern Flashformat Flash-Galerie
波昂的貝多芬故居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dpaweb

貝多芬生活在今天會是百萬富翁


說到貝多芬研究,波昂貝多芬紀念館堪稱全球不可多得的一個機構。該館把它的全部收藏都放到了網上,此後,人們提出了更多的問題。一些問題在貝多芬論壇上得到解答,比如貝多芬當年是不是一個熱衷釣魚的人(答案: 不是),或者深奧的哲學問題:假如貝多芬生活在今天,他會順應現實嗎?

貝多芬自己對榮耀以及公眾反響等問題進行過詳細研究。拉登布格說,"他曾問自己,應該怎樣感受自己這樣一名音樂奇才?為此應該擔負起怎樣的責任?應該怎樣務實地面對這種局面?" 拉登布格說,如果貝多芬生活在今天的話,他會很好地立足現實社會,因為"他不是只從出版商那裡得到一筆報酬,報酬事宜由音樂使用協會專門負責,貝多芬活在今天,會是一名百萬富翁。"

Ludwig van Beethoven im Alter von 13 Jahren
少年貝多芬(13歲)畫像圖片來源: GNU, CC-RobertG-SA

貝多芬音樂節:投入1歐元,回報3歐元

貝多芬一定不會反對他所出生的城市因為自己而獲得很大好處,不僅在思想上,同時也落實到經濟上。波昂市市長尼姆什(Juergen Nimptsch)證實說,"我們投資的每一個歐元,都會得到3至4個歐元的回報,而這筆錢將永久性留在波昂。"

作者:Anastassia Boutsko 編譯:李魚
責編:瀟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