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小企業:德國經濟的成功秘訣

Julie Gregson2008年2月27日

最近,德國大企業的日子似乎都過得不太平,各大媒體頭條都充斥著有關裁員,腐敗,逃稅醜聞諸如此類的新聞,真可謂「多事之秋」。但當人們對這些經濟界,商界的「大魚」表示失望之餘,是不是也應該將目光投向「小魚和蝦蝦」 —— 德國中小企業呢?畢竟,它們的成功,它們為德國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是萬不可忽略的。以下是德國之聲英文網記者Julie Gregson為您撰寫的相關報導:

https://p.dw.com/p/DEQu
歐圖集團的董事會主席米歇埃爾.歐圖博士圖片來源: Otto-Pressebild

「LLA Instruments」,這個品牌也許還算不上家喻戶曉,但它絕對是儀器設備製造這一行業的領頭羊。而它,僅僅是坐落於德國首都柏林的一個較年輕的小企業,擁有25名員工,主要生產用於循環工業的探測設備。

僅在數毫秒之內,LLA所生產的紅外線探測儀就可分辨出各種塑料的不同種類,並能將有利用價值的和不可用的棄廢品區分開來。

在德國,絕大多數的公司都是中小型企業,它們的營業額在德國企業總營業額的份額已經超過了40%。LLA的產品在全世界的垃圾回收循環中心都被廣泛使用,而這,其實僅算得上是德國中小企業這一領域的一個「低調」的成功事例而已。

「我們的成功,就在於擁有正確的專業技能以及將其完完全全運用於某一特殊領域的能力,」 LLA的市場營銷經理奧拉夫•克倫茨(Olaf Krenz)這樣說道,「另外,還因為,我們在一個面臨原材料短缺的世界中選擇了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領域 —— 循環經濟。」

十處打鑼九處有

為了可以循環使用,由「柏林造」的探測儀測分出的廢品需要運到特定的垃圾桶中,這當然也就為另一家在循環工業領域同樣出色的私人小企業 —— 專業生產塑料垃圾桶的歐圖(OTTO)環保提供了令人眼羨的商機。這個小企業位於德國布蘭登堡州一個名叫諾伊魯平的小鎮。

它歸屬歐圖集團——這一世界最大的塑料垃圾桶生產製造商旗下。70多年前,該集團誕生於當時西德的北威州,而今天,它擁有的員工數已超過了1500人,其業務已擴展到全球52個國家。

德國中小企業憑借其產品的多樣性和自身過硬的基本功,在全球化的競爭中毫無疑問地成為了佼佼者。根據柏林經濟學院(FHW)工商管理系教授貝爾恩德•費諾爾(Bernd Venohr)的說法,環保技術和垃圾的回收利用都僅僅是所謂的「中小企業強項領域」之一。「德國造」的折疊劃艇,手機鈴聲和平底雪橇也在努力讓自己躋身世界前三的頂級品牌。

在世界大舞台翩翩起舞

費諾爾稱讚道,現在,有近1200個中小企業的排頭兵都已成為世界市場上的頂尖品牌。在這些企業中,消費產品製造商佔了很大比例,其中就包括家用電器生產商美諾(Miele)和頂級櫥櫃製造者博濤(Bulthaup),它們很多實際都是家族企業。

另外,德國中小企業在電子工業以及服務類行業也不乏優秀代表,而在德國的傳統核心產業如工程技術中,更是分到了最大的一杯羹。

費諾爾教授的研究結果表明,國際化運作的企業,不必是那些上市的大公司。而恰恰相反,那些中小企業從中國和印度的經濟發展中獲利更多。技術創新正是這些中小企業取得不俗業績源源不斷的推動力,根據費諾爾的統計,技術創新所帶來的年銷售額在5千萬到10億歐元之間。

具有「進攻性」的專家

費諾爾指出,「對於這些中小企業來說,典型特徵就是不斷改進『傳統』產品」。進而,他又補充道,「我估計,它們在產品研發方面的投入是國外同行企業的2至3倍。」

良好的銷售和市場營銷網更是為技術革新注入了活力。

「優秀的德國公司是具『進攻性』的,」 他說,「所謂『進攻性』,我指的是他們會給顧客給出一些建議,因為他們更瞭解生產流程,技術革新流程。在世界範圍內,他們是專家,能指導消費者如何改善產品的使用。」

放長線 釣大魚

這些中小企業的財政結構具有以下特徵:

費諾爾教授認為,「一個家族企業可以採用放長線釣大魚的長期戰略,因為它不用面對如何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短期壓力。」

要建立一個良好的銷售服務網需要5到10年的時間,但只要這個網路一建立,那麼,該企業就會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了。

費諾爾相信,目前那些有關德國經濟的爭議是荒謬的,因為人們忽略了德國自身所具備的優勢及其雄厚的工業基礎。

缺乏遠見的批評

「這些爭論過於集中在勞動力成本這個問題上,」 他說,「這是一個極端被扭曲的看法。德國至今仍是世界上高端產品和服務的最佳生產國之一。」

但同時,他也承認,如果德國要想繼續保持自己的優勢地位的話,就必須克服其高校和教育體系中出現的一些弊端。儘管如此,德國的經濟還是受益於經濟和科研中心的緊密結合,以及將職業培訓和職業學校的學習聯結起來的雙元制的教育體系。

一方面,由於一些企業將重心放到國外,致使失業率過高這一幽靈總是纏著德國不放,但另一方面,這些忠誠留守德國的中小企業也有助於這一問題的解決。

但是,費諾爾也警告人們,不要將中小企業的狀況理想化。就在去年,德國有約37000個中小企業宣告了破產。其中,有許多都是因為企業主找不到有意願或有能力接手企業經營的家庭成員。

因此,他建議,當家族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應該在社會上公開招募管理層。

「理想的家族企業模式就是有一個長期的經營策略,與員工有良好的合作關係以及優秀的外聘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