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的農業用地和它引發的社會矛盾

謝菲2007年11月20日

中國農民是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的滯後者。農民種地養殖所帶來的收入微薄。為了興建工業廠房,或是建造現代住宅,不少地方政府強行佔用農業用地,改做工業用地。大批農民舉行了示威抗議活動,要求政府還回耕地,或者至少給予公平的經濟補償。僅2005年,有記載的農民抗議活動就有87000起。北京方面從去年起加大了嚴懲非法佔地的力度。今年官方曝光的案例已達32000起。德國之聲記者採訪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CKWb
中國農民日子不那麼好過圖片來源: AP

對於農民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土地。農業耕作再現代化,機車設備再先進,離了土地,農民也無法工作。中國雖然一直還是個農業國家,8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但是中國可利用的耕地面積並不多,而且在飛速減少。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面對工業所帶來的客觀利益,不少地方政府將經濟發展重點放在了工商業,大興開發區,建造現代住宅。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被強行剝奪,改做工業用地。農民能得到的所謂的經濟賠償往往是少得可憐,更多的情況是,連這點少得可憐的賠償都見不到蹤影。儘管國家三令五申,嚴禁非法分地和非法佔地,但是地區政府憑借「天高皇帝遠」,依舊我行我素。

德國杜伊斯堡大學中國農村問題方面的專家黑伯勒教授認為中國關於土地所有及使用方面的法律很不健全:「首先要澄清一點,從法律角度講,土地是整個村莊的共有財產,並非國家財產。但是大部分地方政府都把土地當作是國家財產。因此,作為代表國家的機關機構有土地的絕對管理權。中國有嚴禁非法佔用耕地的法律,但是,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在法律的制定與執行上有天壤之別。這和中國不健全的法制體系有關,也和中央以及地方的政策差別有關。」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只要經濟發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農民的利益,法律的效力,環保的意義在巨大經濟效益面前都變得微不足道。為了爭取自己的利益,大批農民選擇了示威遊行的手段,抗議政府非法佔用挪用耕地,要求獲得公平的經濟賠償。不少農民抗議活動以農民與警方間的血腥衝突告終。僅2005年有記載的農民抗議活動就有87000起。北京方面已經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地步,從去年起,中央政府加大了嚴懲地方非法佔用農民耕地的力度。

據新華社報導,今年經查處曝光的案例有32000起。北京政府加大治理力度,是否與保障奧運前夕社會安定有關?黑伯勒教授認為,肯定是與奧運有關,但還有其他原因:「對中央政府來說,地方工作的關鍵一是經濟發展,而是社會穩定。過去幾年,農民抗議活動越來越多,發生頻率越來越高,這表明農民對強行佔地的不滿與不安。農民抗議活動是對社會安定的一大威脅。所以中央政府要採取措施,平息局勢。但是我個人對這些措施的作用表示懷疑,我覺得,不會有什麼結果。」

對於已經佔用及改用的耕地無法再以耕地形式還給農民,因此,農民要求得到適當的經濟賠償。這也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在中國,本應負責對農民的賠償工作土地管理局的力量太薄弱,而且大多情況下土地局也必須服從當地政府的管制。

「中國缺少的就是一種監督體制,中國的媒體和法律系統都無法起到監督作用,因為他們是依賴於政府的。在中國要想監督及制止官方的腐敗行為以及非法佔地的現象是非常困難的。這種情況在短時間內也不會得到改變。有一種可能就是,中國要將土地私有化,以此來減少以及遏制對土地的濫用,切實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