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史的另類閱讀

2012年10月23日

1960年出身的浙江作家余華被認為是當代中國最接近魯迅風格的作家。德國S‧菲舍爾出版社新近出版了德語名「十個詞論中國(China in 10 Wörtern)」余華散文集。《南德意志報》上的一篇書評強調,余華的「山寨」理論令人著迷,原因是,它讓人們可以從一種新的角度瞭解中國的過去,更尤其是現在。

https://p.dw.com/p/16V8q
余華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二(10月23日)一期的《南德意志報》上的一篇書評認為,余華的這一散文集是多年來有關中國的最有意義的文字:

「余華在本書以令人激動而迷惘的『山寨』為標題的第9章中最清楚地表述了他的中心論題。這兩個字原指固守一隅的小村落,村民們創造並堅守自己的法則。要是移情至到海洋,人們也可以稱之為海盜村寨。眾所周知,海盜將本身並不是自己生產出來的東西佔為己有。在這裡,可以是物質的東西,也可以是精神的東西。如今,生產這些東西的工藝程序比產品本身更重要。

Buch Buchcover China in zehn Wörtern von Yu Hua

文章寫道,在中國侵犯智慧財產權問題20多年來愈演愈烈,早已為人們所熟知。「每一個運動鞋、手機或機車生產廠家都有辛酸的故事,而且,國內有關產品侵權的司法案子數量已經超過涉外侵權數量。余華寫道,起始於弱者對強者的這一抗爭,早已轉變成一種文化上的理所當然。」

文章寫道:「中國的山寨現象已經成為抗擊『強權』、贊同奪權的全社會行動的樣板,一種可以這樣用,也可以那樣用的、涵蓋一切的樣板。」

《南德意志報》在提到余華認為「山寨版」現象的起源是文化大革命的混亂年代後指出:

「今天,毫不留情的海盜橋頭堡取代了「山寨」,它們或許有政治的或經濟的目標,在黨內或黨外活動,—關鍵是,在規則隨時可能『顛倒』的地方發動攻擊。極端社會主義的戰術在發達的資本主義體系中也得到了有力的證明。這樣,從前的村寨轉變成了有著多少可以假亂真的產品名字的真正堡壘。

「余華在這裡提供的是對轉變到無情資本主義的中國歷史的一種令人激動的新式閱讀法。迄今,人們一般已經接受這樣的看法,那就是:從80年代起,消費之神取代了政治鬥爭目標,政治那一攤可以無所謂地交由黨的機構去管。對此,余華大喝一聲:不能這樣。」

洛陽紙貴

隨著莫言獲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更加「洛陽紙貴」,中國國內出現大量「山寨版」莫言作品。10月23日的《法蘭克福匯報》在副刊上登載一篇題為「榮譽帶來的後果」的短文,注意到了相關現象:

Buchmesse Shanghai
莫言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北京新聞〉報導說,有90萬居民、數千個村莊的高密市計劃投資6.7億元,將莫的出生宅地建成愛國主義文化中心、建造一個紀念館和規模670公頃的高粱地。尤其是最後一個同莫的第一部小說〈紅高粱〉有關的念頭在農民們那裡引發疑慮:高粱在市場上賣得很賤,種高粱只能依靠國家補貼。當地黨委現在把相關計劃說成是一種設想,還需『專家們』評審。」

摘編:凝煉
責編:苗子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