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油進口首超美國
2015年5月1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4月,中國原油進口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能源的最大買家。行業人士認為,雖然經濟放緩,但中國的能源進口量將保持穩定。原因之一是全球原油價格持續偏低;第二是中國為平衡經濟下行趨勢半年內降息3次,其中包括今天(5月11日)剛剛開始的最新一次。這些都是促進中國能源需求的因素。
路透社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中國進口原油量接近每天740萬桶,創下新高,超過美國同期的每天大約720萬桶。即便中國在未來數月跌回到全球第二位,但取代美國的總趨勢不變,而且是在一個相當穩固的基礎之上。
中國早已就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其中原油在能源貿易市場上所佔的比例最大。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能源進口國,意味著中國成了幾乎所有礦產品的最大買主,其中包括煤炭、鐵砂以及大多數金屬種類,也意味著市場正在由西向東發生偏移並帶來持久性影響。
新加坡國立大學能源安全研究所的安斯比德( Philip Andrews-Speed)對路透社表示,"全球最大能源進口國的地位將賦予中國更強的購買實力。中國在中東的活動將不斷發生變化,它不再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夥伴。"
西方原油買家的主導地位受到挑戰
過去10年裡,由於美國進口原油量的持續性減少,產油國不得不從根本上調整它們的貿易路線。10年前,美國的進口量為每天1000萬桶,目前的數字是大約700萬桶。而同期中國的原油進口量則增長了7倍。
傳統上,能源市場在買家一方長年受到西方大型公司的主導,ExxonMobil、Royal Dutch Shell、Chevron、BP等是其中著名的佼佼者。而現在,中國公司越發活躍地參與進來。中國的聯合石化(Unipec)、中石化以及中石油等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躋身國際市場。
2014年11月,油價已經下跌,但石油輸出國組織还是在沙烏地阿拉伯的主導下,做出不減少產油量的決定。這一決定的主要動機是堅守市場份額,不讓俄羅斯以及美國這樣的競爭對手參與進來。
自2014年6月至今年1月,國際原油價格降低了60%。它促使中國改善原油的戰略儲備建設,改變貿易流程以及原油政策。今年4月,沙烏地石油部長阿爾納米(Ali al-Naimi)高規格訪問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他說,沙烏地會接近創紀錄地提高產油,並表示他對來自中國的不間斷的強力需求"非常樂觀"。
因為目前的油價仍然偏低,可以預料中國的需求還會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