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更好抵禦自然災難

2013年11月11日

席捲東南亞地區的「海燕」是有氣象記錄以來破壞力最大的一次強颱風。德國之聲記者Judith Hartl認為,類似的自然災難我們在未來也還會不可避免的遭遇,但是可以更好的抵禦。

https://p.dw.com/p/1AFT6
複製連結

(德國之聲中文網)颱風登陸菲律賓並不罕見,每年至少20多次。菲律賓的民眾也習慣了不是遭受颱風侵襲。不過,"海燕"與眾不同:風力強度和破壞程度如此大的強颱風在菲律賓和世界其他地方還前所未有。"海燕"登陸菲律賓時每小時時速350公里,瞬間摧毀無數村落、街道。

對於颱風造成的破壞,菲律賓當地的民眾不應受到指責。儘管當地有不少建築建造品質不高,不過如此強度的颱風,即使是歐洲發達地區的建築也招架不住。菲律賓的颱風預警系統在全世界範圍內屬於先進的,如果沒有預警系統以及提前的預防措施,"海燕"給菲律賓帶來的破壞會更加嚴重。

不過,像菲律賓這樣經常遭受颱風侵襲的國家,應該重新思考未來如何更好地應對此類自然災難。經常遭受颱風侵襲的國家有亞洲的菲律賓、印度、日本、孟加拉國,也有美國、墨西哥、加勒比海的一些颶風頻發國家和地區。因為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未來風災發生的頻率可能不會上升,但每一次的強度和破壞程度都會增加。

Deutsche Welle Judith Hartl
德國之聲記者Judith Hartl圖片來源: DW

部分氣象學者認為,這是全球氣候變化的後果之一。這一觀點還無法得到確切論證。不過,已經確定的是:全球海洋水溫上升,海洋越來越溫暖,而其上方的大氣也更熱和濕潤,體積也更大。同時也使得風暴更為激烈,並且帶來更大的降雨量。

面對這樣的自然災難,人類是無能為力的。多年來在各類氣候變化會議上討論的"不能讓全球氣溫升高超2攝氏度以上"之類的目標,也無法阻止未來繼續發生自然災難。雖然阻止不了,但是我們能夠更好的抵禦災難,比如通過建立更智慧型的預警系統和疏散系統,或者在海拔比較低的沿岸地區開設更多引水、排水設施。

經常飽受風災侵襲的國家是否也該想想,在頻繁受災嚴重的地區不要再設立居民區,或是至少大幅減少居民數量。同時在這些地區加強造林,讓樹木作為抵擋強風、保護居民和建築的自然堡壘。本周起在華沙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與會者也在就類似上述建議和可行方案進行討論。

作者:Judith Hartl 編譯:謝菲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