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個不少,還是年年更少

2006年9月7日

斬釘截鐵說著「一個都不能少」,一間間民工子弟學校卻因「不具備辦學條件」而被關掉。科教是興國之本,4%卻成了停留紙上的指標。

https://p.dw.com/p/95kG
是媽媽把首都的馬路越掃越寬,是爸爸建起了北京的高樓大廈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ZB

「請不要關閉我們學校。拆了以後,我們該去哪兒上學呢?」提出以上問題的,是北京石景山科陽希望小學的38名民工子弟。世界掃盲日〔9月8日)在即,這幫孩子們卻不知該何去何從,區教委要求學校關門。教委的邏輯是:該小學不具備辦學條件,必須停辦。雖然2004年8月,北京市政府明文指出,全市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小學和初中,對符合來京務工就業農民子女條件的借讀生免收借讀費,但是不斷上漲的教育費用是薪水微薄的農民工無法承擔的,光是一百塊的學生制服就能讓他們愁眉不展。

此外公辦學校接收民工子女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根據官方提供的數字,北京至少居住著34萬民工子女。而在石景山、海甸和朝陽等區,將有數十所此類學校關閉。喬老師今年39歲,沒有教師資格證的她在科陽希望小學已執教了十多年。一次接受一家北京媒體採訪時,她動容地告訴記者,小學停辦的消息讓孩子們不知所措,「他們抱著我的腿哭了。」

座落在海甸區的紅星小學在民工子弟學校裡辦學規模數一數二,在該校就讀的民工子女有1500之多。然而校長為了脫掉「非法辦學」的帽子,多年來仍在為一紙辦學許可證而奔波。可150萬人民幣的辦學資金,又豈是他力所能及的?

中國官方網站新華網提供的數據顯示:全世界有八億左右的文盲,每十個文盲中就有一個以上是中國人。中國絕對文盲人數高達8507萬,居全球第二,僅次於印度。而文盲的症結恰恰集中在上述的民工家庭乃至西部落後地區。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發布的統計結果是,15歲以上的中國人識字率僅為90.9%,而女性識字率不過86.5%。

這個泱泱大國經濟飛速增長的成就有目共睹,建築工地和工廠生產線需要大量廉價的勞動力來填充。過去,沒有城市戶口,孩子就無法坐進城市公辦學校的課堂,天價的借讀費更是多數民工想也不敢想的。如今,戶口制度相應寬鬆了,但是每學期上千的學費、所謂重點小學的擇校費、以及民工孩子會不會在學校受到歧視等憂慮又讓父母們卻步。

沒有錢就學不起知識,沒有知識只好世代受窮。這個怪圈循環往復,使文盲率不減反增。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尤其強調,中國文盲中,四分之三是婦女。雖然兒子是養老送終的傳統寄託,但是母親卻對後代的啟蒙,乃至對一個民族的教育水準有著更為直接的影響。

那麼,要幫助一個人由文盲變為非文盲,究竟需要多大的財力支持?答案是,全球平均水準每人40美元。這筆錢太昂貴?還是國家沒有真正落實科教興國的方針?全球看來,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投入平均為國民生產總值的3.5%,發達國家為5.5%。中國早在1993年就把4%設為未來目標。十多年過去了,去年兩會期間,赴京議政的教育界人士只能以「停留在文件上的指標」進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