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調查中國聯網汽車 拜登:有國安風險

2024年3月1日

華盛頓一直在努力降低美國汽車產業對中國的依賴,為美國製造的電動車和電池提供稅收減免,同時努力建立國內產能。隨著中國汽車出口市場快速增長,並大舉進軍包括歐洲在內的市場,美國決定先發制人。

https://p.dw.com/p/4d3Ej
美國總統拜登強調,在我的任期內,不會讓中國聯網汽車充斥美國市場造成國安風險。
美國總統拜登強調,在我的任期內,不會讓中國聯網汽車充斥美國市場造成國安風險。圖片來源: Evan Vucci/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拜登週四(2月29日)宣佈,要調查中國汽車技術對美國構成的國安風險,並警告這些技術可能被用來收集敏感數據。他強調:「為什麼要允許中國的聯網汽車在沒有保障措施的情況下在美國運營?」

拜登已經命令商務部進行調查,關注包含來自中國、俄羅斯、伊朗等「相關國家」技術的聯網汽車,並對威脅做出反應。他在聲明中表示:「中國決心主導汽車市場的未來,包括採取不公平的做法。」

他也提到:「中國的政策可能會讓他們的車輛充斥美國市場,對我們的國家安全構成風險。」

白宮表示,聯網車輛收集大量駕駛和乘客的數據,透過攝影機和感測器記錄美國基礎設施的資訊,並且可以遠端駕駛控制,如果外國政府獲得其系統或資料的存取權限,可能會出現「新的漏洞」。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聯網汽車就像車輪上的智慧型手機」,構成嚴重的國安風險。

她說:「這些車輛連接到網路,收集大量關於駕駛的敏感數據——個人資訊、生物識別資訊、汽車去向」,也說:「想像一下,如果美國道路上有數千或數十萬輛與中國聯網的車輛可能會被北京的某人立即同時禁用。這些帶來的網路和間諜風險是很可怕的。」

雖然目前美國道路上的中國聯網汽車並不多,但雷蒙多強調有必要「瞭解這些汽車中技術的發展程度」,而商務部將在60天的公眾評議期內收集資訊。

針對美國這項行動,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對法新社表示,中國「堅決反對」美國將國家安全問題籠統化,並將經貿問題「武器化」。

比亞迪是如何超越特斯拉的?

調查影響層面

拜登日前才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保護美國人的個人數據,例如健康和財務記錄,免受中國和俄羅斯等外國對手的侵害。

根據瞭解,今日這項最新行動涉及與個人設備、其他汽車、美國基礎設施及其製造商聯接的車輛,包括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美國當局最終可能會對某些交易施加限制,但官員們沒有承諾時間表。

美國製造業聯盟對這項調查表示歡迎,並呼籲採取更多措施,包括提高關稅和限制電動車稅收抵免。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德納內爾(Thibault Denamiel)告訴法新社:「這是拜登政府再次承認關鍵和新興技術將影響經濟成長和國家安全。」

他說,先前的措施針對的是對外投資限制和半導體出口管制,重點在於從美國轉移到外國,新措施則考慮了「與技術轉移到美國相關的風險」。

在1月份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表示,中國汽車公司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汽車公司,預計很可能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取得成功。他說:「如果不建立貿易壁壘,這幾乎會摧毀世界上大多數其他汽車公司。」

DW記者現場直擊比亞迪電動車登陸歐洲

(法新社、美聯社)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