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水十條」:藍天綠水的美好遠景

雨涵2015年4月16日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水十條」正式發布,引起各界媒體的關注和解讀。環保組織呼籲民眾更多地參與社會監督,推動文件制定政策目標的落實。

https://p.dw.com/p/1F9aW
Fischsterben durch Wasserverschmutzung in China neu
水體污染不僅導致大量魚類死亡,也對人類健康構成極大威脅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4月16日,中國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這份此前一直頗受關注的文件為中國未來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規劃。繼規劃空氣污染治理的"大氣十條"之後,這份文件列出了治理和預防水污染的10大項、35款政策目標,238項具體措施。

環境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多地受到公眾的關注和討論,社群網站的普及更是令污染問題常常無處可藏。雖然中國的《環境保護法》已經存在數十年,但是不管是空氣品質還是飲用水品質都每況愈下,加上像太湖藍藻、化工原料桶衝入松花江還有黃浦江死豬漂流等水污染事件的頻頻發生,令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感受了切實的"生存危機"。面對這樣嚴峻的現狀,中國政府這次又拿出了怎樣的應對政策呢?

根據這份文件規定的目標,到2020年中國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要控制在10%內,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總體高於93%。到2030年,爭取全國水環境品質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品質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除了高大遠景,還有量化指標

非政府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中國分部污染防治組主任杜莎在研讀了這份長篇文件之後指出,跟以往通篇空話的政策文件相比,這份"水十條"文件制定得較為具體。"每項政策 都會明確一些量化指標,包括治理期限,甚至每項政策相對應的負責部門也都明確列出,所以這份文件作為一份行動計劃還是有目標、有方案的。"

杜莎在接受德國之聲中文網採訪時指出,以文件第八項第26條來說,其中將嚴格控制環境激素類化學品污染作為措施目標。文件明確提出,2017年底前完成環境激素類化學品生產使用情況調查作為該措施的完成指標,該條款的後面還在括弧中註明:環境保護部牽頭,工業和訊息化部、農業部等參與。杜莎認為,這一措施可以視為"水十條"中比較新的一個亮點:"它不僅為中國未來化學品管理預示了一個政策新方向,而且還會對眾多的生產製造行業帶來一定的衝擊和革新的動力。"

公眾與環境中心主任馬軍日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表示,與大氣污染防治相比,水污染防治難度更大,問題更多。比如從APEC峰會期間大氣控制的經驗可以看出,大氣污染是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遏制住的,但水污染防治就很難一蹴而就。而造成水污染嚴重的原因多種多樣。原中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曲格平對"騰訊新聞"表示,中國水污染主要受工業污染、城市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即農業化肥農藥造成的污染)三個因素影響。多種因素造成的復合污染,使得水污染惡化狀況越來越嚴重。

不過,中國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目前存在的一個關鍵問題在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環保法規條例是一回事,到了地方真正涉及到要關閉某些污染廠家的時候,卻是另一番景象。因此,即便這份新鮮出爐的"水十條"在明確目標、量化標準和指定責任部門方面已經有了一定進步,但是具體的措施和環保案例的實施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綠色和平"的污染防治專家杜莎指出,以上面提到的化學品管制措施為例,具體到是哪些激素類化學品需要進行管制,其相應的淘汰限制替代的時間表是怎樣,還需要負責牽頭的部門來進一步的細化和實施。

成效如何誰來評定?

今年3月,前央視記者柴靜拍攝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在網路上爆紅,引起社會輿論的廣泛熱議,雖然該片主要聚焦大氣污染領域,但是涉及到環保治理具體措施的落實,對排放污染物企業的懲罰等方面的問題,其實也適用於環境治理的其他領域,包括水污染防治。在如今網路普及、社群網站无處不在的社會氛圍下,民意輿論和社會監督能夠對水污染防治起到什麼作用?

Wasser Wasserhahn Glas
如何能讓民眾喝上無毒害的放心水?圖片來源: Fotolia/Elenathewise

這份"水十條"文件中提到了加強社會監督,包括邀請公眾和社會組織全程參與一些中亞環保執法行動,甚至重大污染事件的調查。綠色和平組織的杜莎認為在這方面的確是有所突破,同時也呼籲公眾發揮自己的作用,充分利用"水十條"文件中提到的環保舉報熱線、網路平台等渠道,一起加入到保護環境包括水污染治理的行動中來。

雖然這份"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水污染防治文件明確提出建設"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的美麗中國,將改善民生作為重要目標,然而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千頭萬緒,涉及眾多利益層面,究竟會取得怎樣的成績,民眾將會以自己周邊環境的變化和日常生活的感受作為評判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