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北京如何刁難一名法國女記者

雨涵2015年12月4日

不久前被中國官媒指責在反恐問題上「搞雙重標準」的法國女記者在申請換發記者證的時候碰了釘子,《世界報》對她的遭遇進行了評述。

https://p.dw.com/p/1HHhc
Symbolbild Medienfreiheit
圖片來源: Fotolia/picsfive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聞自由一直是中國在人權領域的一個硬傷。在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後,又一名外國駐華記者因為撰寫批評性文章而遭到了北京的刁難。《世界報》駐京記者Johnny Erling周五發表文章評述了來自法國的一位同行近日來的遭遇:"11月27日,這位法國女性(在外交部申請換發新的記者證時)碰了釘子。在辦理窗口,她詢問為什麼不能發給她新的證件,對方只是聳聳肩,說她的證件還沒有辦好。而在她撥打咨詢電話的時候,總是沒有人接。……其實她自己也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法國人高潔(Ursula Gauthier)曾在北京大學就讀中文專業,從2009年底以來擔任法國周刊《新觀察家》駐華記者。上個月的巴黎恐怖襲擊之後,她曾經撰寫了一篇新聞分析文章,認為中國對法國表示的團結背後,更多的是算計而不是真正的同情。因為北京希望藉機在國際上為其所謂的反恐鬥爭尋求支持,儘管維吾爾族恐怖分子事實上更多是出於"內政問題動機",而非受到國際極端伊斯蘭網路的鼓動。

Ursula Gauthier Reporterin L'obs
高潔是這位法國女記者的中文名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L'Obs

在敘述了這一背景之後,德國《世界報》記者評論道:"其實很多外國記者都對北京的立場進行了和高潔相類似的批評性評論。但是這位法國女記者不僅言辭更為激進,而且還把批評也指向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她寫道:習向奧朗德許諾,在反恐鬥爭中佔到法國人民的一邊。接下來她又補充了一句評論:'聽起來很團結,但也不是沒有私心'。"

這篇文章在發表兩天之後,就引起了《環球時報》的回擊。該報的一篇題為"法國《新觀察家》,請你有點底線"的社評對高潔進行了嚴厲的抨擊,指責她在反恐問題上"搞雙重標準",在有關中國的報導中扭曲事實,為維吾爾恐怖主義博取同情。緊隨而來的,是一場針對這位女記者的網路攻擊風暴。《世界報》記者接著寫道:"高潔的姓名、照片和住址都被曝光,威脅恐嚇和報復言論接踵而至,荒誕可笑的陰謀論也得到廣泛傳播。中國外交部新聞司約談了高潔,多次嘗試勸說她承認自己散播虛假訊息和謠言,但是她不為所動。外國駐華記者協會(FCCC)警告道:'受到批評是正常的'。但是這種形式的攻擊'既不合適也不理性'。"

"事實上的驅逐"

《世界報》這篇文章的作者總結認為,外國駐華記者因為在法國發表的一篇關於新疆的文章而遭到如此刁難,標誌著"中國媒體行業所受到各種審查和控制程度達到又一個新高峰"。"它為關於爭議和敏感話題的新聞報導樹立了一個先例,當局將借此在這些領域對外國記者施加壓力,其中包括從西藏、達賴喇嘛到南中國海主權爭議的各種棘手議題。……而拒絕換發新記者證的這種不明確說出來的威脅,成為當局輕易掌握的槓桿。因為在北京註册從事新聞工作的一共493名外國記者,每個人都必須憑借新換發的記者證件才能夠去申請延長居留許可。如果簽證不能得到續簽,那麼事實上就等同於被驅逐了。"

奧地利《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的一篇文章關注了中國新聞自由領域的另一個引人憂慮的事件,那就是不久前公佈的阿里巴巴收購《南華早報》的計劃。文章在對這家擁有112年歷史的香港媒體的專業素質予以贊許之後指出,"除了優秀的記者為之效力之外,這一切之所以成為可能,也是因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與媒體審查嚴苛的大陸相比--新聞自由是基本得到保障的。"

China Uiguren
新疆的族群問題是中國新聞禁忌話題之一(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 W. Young

然而隨著馬雲"染指"《南早》,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是北京在"旋緊媒體控制的螺絲"。文章接著寫道:"雖然阿里巴巴名義上是一家獨立的私營企業,但是馬雲本人是人大代表,也是權力精英階層的成員。他的興衰榮辱是和黨的喜怒緊密相關的,不管他願意與否,事實就是如此。通過收購《南華早報》,中國似乎開始轉變其國際媒體戰略:與大費周章地新建廣播電台和網路平台卻得不到國際關注相比,購買已經享有一定國際聲譽的老牌媒體顯然是更劃算的。"

[摘編自其它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