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經濟印度

印度:青年高失業率如何影響大選結果?

2024年5月12日

每年有數百萬年輕人進入印度勞動力市場,為他們創造體面的就業機會對國家領導層構成了最大的挑戰,也成為正在進行中的印度大選的主要議題。

https://p.dw.com/p/4fi9A
2022-23年,15-29 歲年齡段的城市青年中有近16%失業
2022-23年,15-29 歲年齡段的城市青年中有近16%失業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9年2月,供職於《商業標準報》的印度記者索梅什-賈(Somesh Jha)得到了一條"勁爆新聞"。

索梅什發現,一項官方調查顯示,印度的失業率高得令人震驚,但當局卻選擇不公佈調查結果。《商業標準報》發表的報導顯示,2017-18年度印度的失業率為6.1%。是印度過去45年來最高值。莫迪政府一開始否認《商業標準報》的報導,直到2019年5月才公佈了失業數據,證實了該報當年2月的說法。

經濟快速增長,就業崗位不足

眾所周知,2017-18年的數據反映的是疫情之前的情況。2020年後,新冠疫情以及隨之而來的全球範圍內的萎頓導致全球就業率下降。

在過去幾年裡,印度政府雖然加大了在道路、橋樑和其他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以此來提振經濟和創造就業,但這些創造就業的努力仍顯不足。

根據政府的最新估計,在截至2023年3月的財政年度,印度失業率從莫迪上台前的2013/14年度的4.9%上升到5.4%。在城市地區,失業率更高,達到6.5%。民間智庫印度經濟監測中心(CMIE)的數據顯示,2024年2月的失業率升至8%。

這對莫迪總理來說是個壞消息,因為他苦心經營的政府形象是將印度的經濟增長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莫迪經常因為現在被稱為"去貨幣化"的措施而受到指責。"去貨幣化"是印度在2016年採取的一項激進舉措,禁止當時流通的所有高面值紙幣。據經濟學家稱,這一措施幾乎影響到了該國的每一個人,由此造成的現金緊縮嚴重打擊了經濟發展,並扼殺了許多就業機會。

尼赫魯大學教授普拉文-賈(Praveen Jha)說:"失業問題確實是一個巨大的麻煩。人們一致認為,整體就業形勢沒有任何改善。"

印度經濟高速發展的難題

青年失業率令人擔憂

許多專家表示,他們尤其擔心年輕人的高失業率

政府數據顯示,由於技能低下和缺乏高品質的工作,2022-23年,15-29歲年齡段的城市青年中仍有近16%的人沒有工作。

民間機構的估計要高得多。例如,根據CMIE的數據,青年失業率高達45.4%。

國際勞工組織和印度智庫人類發展研究所(IHD)最近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這個南亞國家,每三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既沒有正在上學,也沒有就業或接受培訓。

報告還指出,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比沒有受過任何教育的年輕人更容易失業。

報告說,高校畢業生的失業率為29.1%,比不識字者的3.4%失業率高出近9倍。受過中等或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的失業率為18.4%,比不識字者高出6倍。

國際勞工組織就業研究中心主任斯裡瓦斯塔瓦(Ravi Srivastava)領頭的團隊發布了這份聯合報告。

他告訴德國之聲,青年失業是印度失業問題的核心。"其餘的是就業不足,或者我們所說的變相失業,即人們在工作,但薪水很低或工作天數很少。但就公開失業而言,大部分是青年失業。"

印度貧富差距懸殊 富人多富? 窮人多窮?

人口紅利還是人口負債?

每年都有數百萬年輕人進入勞動力市場,缺乏足夠的高薪工作崗位給國家領導層帶來了巨大挑戰。

雖然莫迪總理和其他人都在談論由更多勞動力帶來的"人口紅利",但專家們警告說,如果經濟不能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來吸納湧入市場的勞動力,那麼這一紅利可能會變成"負債"。

經濟學家庫馬爾(Arun Kumar)說,根據他的計算,全國大約積壓了2.8億個工作崗位。他告訴德國之聲,除此之外,每年還有約2400萬年輕人加入勞動力大軍。

他對德國之聲說:"但國家最終只在有組織部門創造了區區50萬個工作崗位,而其他所有工作崗位都落在了無組織部門。"

在此背景下,失業仍然是選民在正在進行的大選中投票時最關心的問題之一。4月19日至6月1日,大選分七個階段進行,6月4日開始計票。

近10億選民 耗時數天 地表最大民主選舉即將登場!

今年4月,在總部位於新德里的智庫發展中社會研究中心(CSDS)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中,62%的受訪者表示現在比過去更難找到工作。27%的受訪者表示,失業是他們決定在選舉中投票給誰的一個重要問題。

然而,執政的印度人民黨在競選活動中基本上避免討論這一問題。

印度人民黨經濟事務發言人阿加瓦爾(Gopal Krishna Agarwal)沒有回應德國之聲的置評請求。

而主要反對黨聯盟則試圖以失業及其他經濟和社會問題為重點來激勵選民。

此時,雙方都在焦急地等待著選舉結果公佈的那一天,看看選民們接受了誰的主張。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