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语专家谈广州的"撑粤语"抗议活动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03.08.2010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德国汉语专家谈广州的"撑粤语"抗议活动

广州市近来发生两次群众集会,抗议该市政协提出的广州电视台取消粤语播音的提议。德国波鸿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代主任韩可龙博士(Dr.Henning Klöter)对中国的方言政策发展历史有深入的研究。就广州的"撑粤语"抗议活动,德国之声记者采访了这位专家。

图为7月25日两千多名广州市民集会抗议的场面

图为7月25日两千多名广州市民集会抗议的场面

德国之声:中国广州最近接连发生维护当地方言在媒体中使用权利的抗议活动,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韩可龙:我想,发生这一混乱的一个原因,是人们不知道中国现在的官方语言政策和所建议采取的措施背后,用意到底是什么,不知道建议强制广州地方媒体使用普通话的政策用意。没人知道这种政策到底会导向何处。

德国之声:中国共产党迄今所采取的方言政策是怎么样的?

韩可龙:自1949年以来,中国政府的语言政策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在教育领域、媒体和公共机构中推广普通话。语言扮演了一个象征国家统一的重要角色,这是中国政府大力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原因。

德国之声:但是直到现在仍有电视频道只使用粤语,不是吗?

韩可龙:是的,特别是广东和香港的确是如此。在其它一些地方,如上海,地方方言还起着很大的公众与社会作用。在这些地方,语言政策在过去的60年里一直是平和的,没有采取粗暴的方式来加以贯彻。

德国之声:那为什么现在广州突然有上千人上街抗议游行?

韩可龙:我认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和问题是,方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也是地方文化的象征。现在在广州,如果当地媒体不能再使用粤语方言,那么当地人就认为这是在矮化他们的语言,这对大多数当地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粤语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所谓的"强势方言",人们一直把它与当地文化和经济实力正面联系在一起。

德国之声:中国有很多方言,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在中国的其它地方出现过类似的冲突吗?

韩可龙:方言的使用问题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都有,不仅仅是在1949年之后才有,而是以前就有。但是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情况有所不同,官方的语言政策是给予少数民族语言以生存的基础,正式承认少数民族语言在教育中的地位。但是中国的方言之间往往差别太大,例如北京人到广东,不懂粤语就不能沟通。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有理由认为这些方言实际上是种语言,但是中国政府方面没有采取正式的保护方言多样性的措施。

韩可龙博士(Dr.Henning Klöter)简介: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系博士(2003年),曾任台湾国立师范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助理教授(2007-2009),现任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代主任。发表过专著《传教士语言学-以十七世纪之闽南方言文献为例》以及《早期西文文献中的官话与方言》等多篇研究中国方言与语言政策历史的论文。

采访记者:胡小光(Thomas Bärthlein) 翻译:潇阳

责编:叶宣

DW.COM

  • 日期 03.08.2010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Oaq2
  • 日期 03.08.2010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Oaq2